-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腳麻沒感覺… 千萬不要拖
近幾年,電視上有一支很紅的廣告,主要內容是,一名孫女不小心將腳踏車輪輾過熟睡中阿嬤的腳,但她卻渾然不知,導致孫女緊張地哭了…。廣告背後要傳達的訊息是,不能輕忽足部健康。
糖尿病患每年至少要檢查一次足底健康。這是因糖尿病會合併大、小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所以不論是踢到外物受傷,或是扎到小釘子流血,患者卻常是毫無知覺。更因血管病變導致下肢循環變差,所以傷口不容易癒合,如果沒有處理好小傷口,常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有時惡化到需要開刀清創,甚至是截肢。
醫學上稱「下肢循環不良」為周邊動脈狹窄疾病,典型症狀除了末梢麻痛之外,還會有局部溫度偏低、顏色偏白,而且脈搏也會比較微弱;也因為血液循環至末梢組織的量變少,患者在走一段路時,隨著血液循環不足而會有腳麻痛的情形,這種現象在休息後,因血液供應慢慢恢復,所以麻痛感逐漸改善,又可繼續走路,這就是所謂的「間歇性跛行」。
周邊動脈狹窄與冠狀動脈狹窄一樣會有局部疼痛的現象,只是冠狀動脈會以胸痛來表現;周邊動脈狹窄若經血管超音波確定診斷後,同樣可先用藥物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再考慮血管導管或支架的輔助治療,以避免因循環不足而導致嚴重後果。
嚴重的周邊動脈狹窄,外觀會有色素沉澱,所以顏色較黑,且因循環供給不足,指甲及毛髮的生長也較差,而會有脫落的情形,如果合併有小傷口不及早處理,常進展為大傷口。若再加上細菌感染,容易演變為敗血症。
有時為了保命,就需要外科的介入處理清創,甚至截肢手術,截肢範圍則需視血管狹窄的狀況及位置判斷。(作者為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