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早安健康/潘懷宗(藥理所教授)】2016-09-27
2016年8月15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 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服用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藥物,日後幼兒出現過動等行為異常的風險可能比較高。
研究作者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遺傳流行病學暨統計遺傳學(genetic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al genetics)史特吉庫里 (Evie Stergiakouli)博士,根據英國雅方親子長期研究計劃(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ALSPAC)的資料庫進行分析研究,研究受試者為7,796名1991到1992年間參加研究的懷孕婦女。
研究人員發現,與懷孕期間未服用乙醯胺酚的婦女相比,在懷孕18週以前服藥的婦女,小孩到7歲時有行為異常問題的比例平均高出42%;研究也發現,若是在懷孕18~32週之間服用乙醯胺酚者,將來孩童日後有過動等行為異常問題的比例又會些微增加至46%,而且小孩將來有情緒問題的比例也會高出29%。
除了這篇研究外,也還有另外一些研究支持這個論點,像是2016年3月份刊登在《臨床精神醫學期刊》(J Clin Psychiatry)及2014年7月份《加拿大家庭醫師》期刊(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的研究報告就發現,孩童出現類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症狀,也非常可能是因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含乙醯胺酚類藥物所致。
研究人員推測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乙醯胺酚類藥物會在胎兒發育期間,擾亂內分泌的功能,進而改變了大腦發育,造成孩童異常的行為,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生。不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成因複雜,並不是單一因素所引發,因此科學界認為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加以佐證,才能下定論。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解熱鎮痛藥物--普拿疼的主要成份,當然其他許多的感冒成藥,也含有這類物質,不可諱言的是,普拿可疼在孕婦使用的止痛退燒藥物中,目前認為是安全的,因為普拿疼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簡稱NSAID,商品名百服寧、阿斯匹靈、小兒溫刻痛等)不太一樣,其作用單純,主要是止痛退燒的效果,沒有消炎作用,因此對前列腺素的影響比較小,不過這份研究結果可做為一種警示,提供醫師開立藥物時,多一份參考依據。
對於此研究報告的結論,康寧醫院教學副院長尹長生醫師亦指出,此研究報告觀察的結果可以提供醫師開藥參考,但不要因噎廢食,畢竟發燒、疼痛時,孕婦在醫師指示下,偶爾吃個1~2顆,其實不必太過擔心,只要不是自己買來吃就行。
乙醯胺酚主要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可提高大腦對疼痛的感受程度、即提高痛閥(pain threshold)而產生止痛作用。此外,還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內之熱調節中樞,使皮下血管擴張,讓體溫下降到正常的溫度,進而達到解熱的效用。由於對前列腺素沒有抑制作用,所以對關節發炎產生腫脹、紅腫、發炎等症狀,並沒有直接的消炎作用,但可以間接有解熱、鎮痛的作用。目前衛福部核准通過的適應症包括﹕退燒、止痛(緩解頭痛、牙痛、咽喉痛、關節痛、神經痛、肌肉酸痛、月經痛)等效用。
雖然乙醯胺酚類止痛劑,一般民眾很容易在藥局或藥妝店購得,但是潘老師還是要強調, 在身體有任何發燒或疼痛等症狀時,最好還是要先去就診,確認引發疼痛的原因後,再決定服用何種藥物。另外,當你是肝臟、腎臟有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時,更應該先諮詢醫師,否則藥物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機會將會提高許多。當然,孕婦如果不舒服,正如本篇文章所說,還是先請醫師診斷後,由醫師開立合適的藥物,不要自行購買成藥,才不致影響腹中胎兒的健康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