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016-08-30 10:53:09 文 莊蕙寧 提供
圖/莊蕙寧 提供
根據衛福部所公佈之「國民飲食指標」建議,日常飲食應達到奶類、五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所需營養才能齊全。除了少油、少鹽、少糖的三原則之外,每天至少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高纖食物能促進腸道健康,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因此蔬菜與水果在現代人們的飲食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對於經常外食、飲食西化卻又逐漸講究天然飲食的現代人來說,在享用美味蔬果之前,如何挑選安全、健康的食材是大家最應關心的話題。
※選購蔬果基本原則
1.不刻意挑選外觀肥美、毫無昆蟲咬傷的蔬果。
2.蔬果的選擇宜多樣化,並應分散向不同攤商購買。
3.原則上外表光滑的蔬果類較不易沾染農藥,表面有細毛或凹凸不平的蔬果較易殘留農藥,但仍需視其施藥期或是否有保護措施(如加保護套)等情形而定
4.長期貯存或進口的水果,一般須以藥劑處理延長其貯存時間,消費者選購時應有正確的認知。
5.蔬果外表留有藥斑或不正常的化學藥品氣味者,避免購買。
6.天然災害、各大節慶前後,蔬果價格上揚時,也可能有提早採收的蔬果上市,農藥殘留的可能性相對較高,應避免搶購。可以選擇信譽良好的冷凍蔬菜或其他蔬菜加工品取代。
7.選擇政府單位推廣、具公信力,有優良標誌的產品。
8.儘量購買當令蔬果,不但新鮮、價廉物美且安全性較高。
(資料來源: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自古以來,農民依循節氣的變化而栽種適時的植物。每種蔬果都有最適合的生長季節,稱之為「當令蔬果」,當令蔬果成長於合適的氣候土壤,營養充足,產量大,價格也因盛產而較實惠。雖然隨著蔬果品種的改良、農業等各種技術的進步,栽培非當季蔬果已非難事,不過由於非當令蔬果在不適合的季節裡體質較弱,需要使用更多的農藥保護,而且價格又比當令蔬果昂貴,想換換口味偶爾少量食用對健康無害,但還是以當令的最好。
夏季是瓜果類盛產的時節,苦瓜、絲瓜、黃瓜、冬瓜、西瓜等都屬夏季蔬果,瓜類大多屬性性寒,在炎熱的氣候下能幫助退火消暑。清涼解渴的西瓜汁是熱門飲品,但西瓜本身糖份高,加上打成果汁容易吸收過多糖份,需注意控制飲用量;除一般無糖飲品之外,也可選擇來源安全有機的山苦瓜茶,自製冷泡茶,退火解膩還能消脂,輕鬆度過炎炎夏日。
※營養師-林品蕎(Lilian)建議:
糖尿病患者避免病情惡化,不建議常飲用果汁,即使較不甜的水果打成一杯果汁後,所需的水果份量也已超過糖尿病患一天的總水果攝取量,且減少了攝取纖維質之機會。故建議糖尿病患應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並於飯後2小時食用水果。
市面上的罐裝無糖茶類有時會添加部分香料,長期飲用可能會增添健康上的隱憂。此時自行沖泡山苦瓜茶,天然又營養,無人工香料又低熱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