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捕魚撈到80公斤「龍涎香」 3漁民噱翻了
▲阿曼3位漁民日前在海上撈到價值不斐的龍涎香,重達80公斤,已經有商人願出1億元台幣向他們收購。
3名來自阿曼的漁民,日前在海上捕魚時,發現一團白色漂浮物,散發出陣陣惡臭,他們聯手將這令人作嘔的白色蠟狀物質撈上岸,但隨著時間的改變,氣味慢慢地轉變成香甜。事後經過鑑定,這個白色蠟狀物質是抹香鯨的嘔吐物,也就是俗稱的「龍涎香」,已經有商人打算向他們收購。
根據印度報導,上月30日這3名阿曼漁民在海上發現白色蠟狀物質的漂流物,並且散發陣陣的惡臭,他們便將這些東西打撈上岸,重約80公斤。
其中一位漁民席那理(Khalid Al Sinani)表示,剛開始味道確實很難聞,但過了幾天之後,這些東西卻散發出其特的香味;事後送往鑑定,確定是「龍涎香」。有阿拉伯的商人得知後,立刻向他們聯繫,願意出價約1億台幣向他們收購;一旦席那理等人同意售出,3人將搖身一變成為千萬富翁。
所謂的「龍涎香」(Ambergris),其實是從抹香鯨的消化系統所產生,少數沒被吐出進入腸道的魷魚喙骨,與糞便結合後,再經過細菌和「酶」的複雜加工所形成的「糞石」,乾燥後會由腥臭味轉為持久香氣,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也有被拿來做成春藥,在西方又有「灰琥珀」的稱號。由於每一塊龍涎香的產生,是經過不同的過程才排出鯨魚體外,所以每一塊皆有它的特別香氣。今年4月,英國一對夫妻在海邊散步時,就撿到重約1.57公斤的龍涎香,當時價值228萬台幣左右;2013年時,男子威爾曼(Ken Wilman)也在同一個海灘撿到約3公斤的龍涎香,當時以將近526萬台幣賣出。
龍涎香(英語:Ambergris),在西方又稱灰琥珀,是一種外貌陰灰或黑色的固態臘狀可燃物質,從抹香鯨消化系統所產生。其味甘、氣腥、性澀,具有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理氣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喘氣逆、心腹疼痛等症。龍涎香有其獨特的甘甜土質香味(類似異丙醇的氣味)。現在它已經大部分為化學合成物取代,龍涎香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漢代,漁民在海里撈到一些成品龍香,乾燥後能發出持久的香氣,點燃時更是香味四溢,於是被當著寶物貢獻給皇上,在宮庭里用作香料,或作為藥物,並叫做「龍涎香」。而歐洲人把龍涎香叫做「琥珀香」,羅馬人叫做「撒克」,法國人叫做「黃色的香料」,英國人乾脆就叫做「琥珀」。維基百科
目前已知最大的龍涎香之一 如圖,重達421公斤,163公分長,75公分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