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7-19
- 最後登錄
- 2025-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60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17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9-12 11:42 編輯
《雜阿含經 76》
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
若苦者 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
佛經說,
色受想行識 皆無我, 無常 是苦
色受想行識 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無我」顯然是在指:五陰 並不是 超然獨立的我
這可以從「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中文和英文意思 得到印證
相應部18相應21經(莊春江譯)
「羅侯羅!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以正確之慧這樣如實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266.htm
【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 英文佛經翻譯是:
This is not mine_I am not this_This is not what I am
從【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句話的 中文和英文語義 來看:
完全沒有 在否定「我」的存在
而是在陳述:五蘊 不是我真實的我 This is not what I am
真實的「我」,應該是 超然獨立的「我」。而非 有對立性的「我」
很多人沒看懂佛經所說的 2種「我」,以致錯將「我」一律視為毒蛇猛獸
事實上,有對立性的「我」才是毒蛇猛獸。超然獨立的「我」則是 如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