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逃生出口標誌源自日本 問世原因令人鼻酸
一個小綠人向門外跑的圖案,一般人都能馬上聯想到這是逃生出口標誌,這個淺顯易懂、被廣泛用於各國的逃生標誌其實來自日本,但這項設計的發想其實源自於兩場火災意外。
由日本設計出的「逃生小人」在1987年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採用,成為世界通用的逃生出口標誌。圖擷自朝日新聞(12/04)
根據《朝日新聞》報導,由日本設計出的「逃生小人」在1987年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採用,成為世界通用的逃生出口標誌,簡單而俐落的設計,有助於災難發生時協助逃生,但設計逃生出口指標的緣起,其實是兩場奪去上百人性命的火災。
1972年大阪千日百貨惡火奪走118條性命,隔年的雄本大洋百貨火災又造成104人死亡,警消在災後現場看見無處可逃、避難器具就在眼前卻仍無法逃生的罹難者,彷彿在無聲控訴消防設施規劃不當、讓他們連逃都來不及逃就葬身火窟。
有鑒於此,有關當局開始著手設計逃生標誌,並一致認同逃生標誌需淺顯易懂,直到1979年,前多摩美術大學教授太田幸夫的「逃生小人」從3337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取勝的關鍵則是圖形簡單、好感度佳等五項標準,同時代表日本進入1984年巴黎ISO上的安全標誌會議,日本代表更提出數據證明逃生小人較他國「在識別距離勝出兩成、在煙霧中的識別清晰度勝出一成」,以科學實證方式擊敗他國提出的逃生出口標誌,自1987年起成為國際安全出口標誌。
自此,日本的這個逃生小人一直被延用至今,雖在圖案上沒有太多變化,但內部設置替換成LED燈,並設有微型電腦,能在緊急情況中閃爍且發出聲音,協助逃生。
2016-12-06 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