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5-8-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妙 彭光均
彭光均
妙
雕塑
銅
20 × 130 × 80cm
1994
Peng Kuang-chun
Wonderful
Bronze
作 品 賞 析
人體的表情萬千,並不亞於大自然變化,所謂一沙一世界,其中的奧妙皆同因果,我用肢體語言為媒介,來觸摸造化的溫柔。
在作品『妙』中,特別著重肢體的表情,雙肩的緊繃,手肘的內縮,手腕的力撐,表達肢體造形的『張力』。而臀部的鬆馳,小腹如油滴般的凝結,小腿輕鬆的垂掛著,鬆弛對比著張力,在一張一縮、一緊一鬆、一起一伏之間,造形與線條不斷互斥中,力量一直在蠕動,善用這股力量可誘導出女人肢體柔媚神韻。(作者自撰)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九○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黝黑、狙獷、壯碩的外形,加上佈滿厚繭的雙手,看起來不像是雕塑家,而像個水泥工。 作者秉承了傳統泥塑的方式,並開發了對泥土材質的掌握和對造形重組的創作力量,以細膩的心,塑著一尊尊瘦骨嶙峋,令人垂憐的少女像,宛如細讀少女的心事一樣純真、婉約、心思如塵。 彭光均的少女雕像,不論是立姿、坐姿、蹲姿、或半身像,都能以各自的姿態,恰如其皆扮演彭光均眼中的少女角。一個近乎初戀的美感,成為彭光均雕塑的基調與創作的主要關懷。 作者於一九九四年在高雄.杜象藝術空間舉辦首次個展的座談會中,回答與會者『何種形式的藝術品是最好的?』此問題時說:『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別人無法取代你,所以只要表現自己即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展現出來,把自己內心裡最單純、最原始的狀態給解放,那就是最美藝術品。』作者自認是個很理性的人,每個動作、每個步驟都是要可以以說明的,也只有如此才足以說服別人,以更自由的方式去更具語意的造形,嘗試著完成一種自在、內我的敘事性形體,去舒張更內在的備由論述和創作。 作者對形的高度興趣與人體線條的曲折變化,實遠超過對三度空間的注意。他喜歡在作品中放入和平鴿,有的則大量引文學性。浪漫基調,或改變人體各部份的比例,以強化少女『楚楚可憐』的體態。這些鮮明的風格,已凸顯出這位年輕雕塑家的藝術生命。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