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圖為40、50年代的漁村風光。當時台灣近海尚未受到工業廢水的大量污染,所以漁獲豐富,雖然海撈技術落後,還是能維持一家溫飽。在日治時期,台灣漁民主要從事近海、沿海和養殖漁業:在光復前2年,專業日台籍漁民才46,207人,兼業漁民67,208人,台籍漁民待遇不如日人,從業意願不高,於是日本政府積極以補助鼓勵日本漁民移民台灣。光復後,仿照耕者有其田政策,漁民可向漁會貸款購買自己的漁船,漁民從業意願才獲得提高。圖為漁村的悠閒街景新漁船安平港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1642年荷蘭人佔據台灣後,安平港經歷了繁華、戰爭。日治時期,在高雄港尚未築港之前,安平港的貨運吞吐量相當可觀,與基隆港並列為南北兩大港,嗣因港內淤積嚴重,漸失海運功能,加以高雄港興起,地位乃日漸下降。87年政府耗資17億元將安平港改建為遠洋漁港,但成為閒置的公共建設,乃又有建設“安平港歷史園區”之舉。圖為安平港內剛下水的新漁船,上面滿插祝賀的旗幟。養牡蠣(蚵)的漁村這是個養蚵人的漁村,小溪畔的竹筏是出海插蚵和收穫成蚵用的。蚵仔採收之後,蚵殼不只可以回收再養殖,也可以磨成粉末,做成飼料、肥料,還可燒成石灰,可說是既實用又符合環保,充分達到廢物利用的經濟效益。安平莊家的燒蚵殼灰產業,綿延一百九十多年,可說是蚵殼再利用的最佳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