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免疫細胞療法 砸錢難消災
2017-01-02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不少癌友對日本的免疫細胞療法抱有期望,雖然要價不菲,仍願意遠赴日本治療。但醫師指出,目前免疫細胞療法的療效尚待更多研究證實,建議患者依序接受現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免疫療法是目前癌症治療的顯學,免疫療法分為免疫藥物療法與細胞療法,前者運用單株抗體藥物CTLA-4及PD-1,幫助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已被證實能對抗黑色素細胞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等;免疫細胞療法透過抽血搜集患者淋巴球等,增加免疫細胞數量,回輸給患者對抗癌細胞,但療效待更多研究。
一位大腸癌末期患者,由於對現有化療、放療後的反應都不好,醫師告知可能只剩下六個月時間。才剛迎接小孩出生的他積極尋求一線生機,搭機到日本接受免疫細胞療法,但花了大筆費用,癌症仍舊無法獲得有效控制。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像上述患者一樣,詢問日本免疫細胞療法的患者很多,坊間也有媒合赴日治療的營利機構,但免疫細胞療法至今尚未有臨床證實有效,不乏患者失望而歸。
「免疫細胞療法對於癌末患者而言,就像是溺水時抓到稻草作為浮木。」台北榮總顧問醫師蔡俊明說,癌末患者為求一線生機,什麼錢都願意花。他解釋,免疫細胞療法粗略地講就是「人海戰術」,培養大量的兵去殺死癌症細胞,臨床未被證實此方法有效。他建議患者應依序接受現有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癌友一年多前於行政院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出訴求,要求國內開放細胞免疫療法。衛福部因此制定人體試驗管理辦法附屬治療計畫,但至今無人申請。台灣細胞醫療促進會理事長陳耀昌推估,無人申請的原因,主要是尚未有臨床試驗能證實免疫細胞療法的安全性。
萬芳醫院副院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建議,免疫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不應針對單一癌症,若安全性已確定,應該開放擴及其他癌別患者加入。但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吳秀英表示,食藥署一個月內舉行會議討論,但不可能開放單一臨床試驗擴及其他癌別患者。
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7266/22048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