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祀典興濟宮迓神禡 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回娘家
台南祀典興濟宮近百年歷史「保生大帝神禡」版回娘家了。為保存宗教歷史文物,原為興濟宮所有、現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廟方向文化部陳情後,臺史博製作複刻版回贈,今天廟方董監事扛轎迎接神禡複刻版回家。
「神禡」民間通稱「大符」,與一般宗教符令最大差別在繪有廟宇神明圖像。百年前地方大廟多會製作木刻版,自行拓印供信眾求取,或在重大廟宇慶典如遶境時,壓在信眾沿途擺設的香案桌上當做回禮。

祀典興濟宮的「保生大帝率三十六官將神禡」大符,在民國62年畫家席德進與本地畫家林智信、劉文三商請拓印後,傳出遭廟方人員賣給某畫家,從此流落在外,2011年台史博開館特展出現此大符,廟方才知大符經過幾次轉賣後,被台史博收購典藏。
席德進生前曾形容這塊大符作品,「各種姿態生動極了,用單純的線,熟練的刀法,結構謹嚴,想像力豐富,可說無懈可擊,堪稱巨構。」
廟方指出,去年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陳益源告知廟方,大陸學者楊永智「年畫並不如煙:從黃天橫與席德進的交誼說起」一文提到此神禡版,文中寫明「台南興濟宮所有」,許多文獻也顯示神禡版確是興濟宮所有。
蒐集足夠資訊後,廟方董監事去年7月6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落成百年活動時,向文化部長鄭麗君陳情、表達希望能夠取回此塊符板所有權,後廟方董事長吳漢清、副董事長侯明福帶領董監事拜會臺史博館,查看神禡拓版原物,猶如見到長久流落在外的孩子般感動。
經雙方協調,同意神禡木刻版留在保存環境完善的臺史博館,館方同意製作複刻版回贈,並在館藏資料中正名該神禡出自於台南祀典興濟宮,這件古物流落事件終於塵埃落定,有個圓滿結局。
為慎重迎接神禡版回家,今天廟方和成大合辦「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儀式後臺史博安排神禡複刻版回歸興濟宮,廟方則由8位董監事扛轎迎接神禡回家,代表決心重視保存宗教文物。(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