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閃光能治阿茲海默? 醫界:言之過早
台灣中研院院士蔡立慧參與的一支美國研究團隊7日表示,閃爍光也許能成為阿茲海默症的新療法;老鼠實驗顯示,閃爍的LED光線能夠減少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腦部的β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斑塊。該研究結果7日已刊載於「自然」期刊。
老鼠實驗 可降低β類澱粉蛋白濃度
儘管還言之過早,但研究人員認為,應該進行人體實驗。該研究共同撰稿人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蔡立慧表示,倘若人類對這種治療的反應類似老鼠,「我會說潛力無窮」,因為這種閃光療法非侵入性且容易取得。研究團隊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人體實驗許可,並成立公司研發相關科技。
人體器官內的β類澱粉蛋白易在人體老化後堆積,過多的β類澱粉蛋白堆積於腦內形成白色斑塊,恐產生神經毒性損及腦內神經細胞,引發阿茲海默症。
研究人員指出,閃光療法據信能刺激阿茲海默症患者已功能失調的電子腦波,做法包括讓老鼠暴露於閃爍的LED光線,最佳速率是每秒40次,為迪斯可舞廳閃光球的4倍,藉此試圖與影響腦內的電子活動,讓保護性細胞吞噬有害蛋白質;經過1小時的刺激,研究人員發現,老鼠腦內與記憶相關的海馬迴β類澱粉蛋白濃度降低4到5成;經過1個月的刺激,β類澱粉蛋白明顯減少。
但蔡立慧也強調,過去有許多療法對老鼠有效,但用於人卻失敗。
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系主任吳禹利表示,一般生物沒有阿茲海默症現象,用老鼠等動物的實驗模型來看閃爍光的實驗結果,似乎言之過早。不過,他也說,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其中一項,而失智症臨床治療法中,已有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患者,讓患者夜間睡眠狀況改善,對失智症症狀有幫助。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