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睡不好比睡不飽還傷身 冬季睡眠恐混亂
「睡不好比睡不飽還傷身」國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睡眠問題,近期正逢冬季,日照時間短,影響生理時鐘,特別是有呼吸中止症或打鼾的患者,睡眠品質會因此更加下滑,部分患者認為是「睡不飽」惹得禍尋求安眠藥解決,醫師說,若沒有治療睡眠根本問題,睡得再飽睡眠品質不佳也沒用。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台灣15歲以上的成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睡眠問題,慢性失眠率盛行率更是高達11.5%,平均每8人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執行長徐崇堯說,造成慢性失眠常常是打鼾惹得禍。
多項研究已證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打鼾的患者,因睡眠期間容易缺氧,增加血壓上升,長期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若是冬季日照因素加成,生理時鐘紊亂,恐加速心血管疾病發生。北歐、北美國家在冬季對於睡眠的影響,相較於台灣更加顯著。
人體生理運作一直秉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則,徐崇堯表示,失眠與光源有絕對關係,冬季日出時間比夏季平均晚1個小時,這1小時就足以影響睡眠,加上現代人愛用手機,早晨沒有正常日照、晚上接觸手機身體誤以為是白天,加重睡眠問題。
徐崇堯解釋,生理時鐘影響人體調節血壓,日出前血壓最低,日出後因應活動血壓會慢慢升高,睡眠後血壓再慢慢下降,生理時鐘亂了調,血壓變成日低晚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會再上升。
徐崇堯表示,千萬別在睡不飽時只有尋求安眠藥的幫助,就算每天睡滿8小時,睡覺時不斷磨牙打鼾,有睡跟沒睡一樣糟,建議患者先瞭解是否是睡不好引發睡不飽,失眠者可以調整生理時鐘,睡不好者可先治療打鼾等。
平時也可以監測自身的睡眠週期變化,瞭解自身最佳的起床、入睡時間,結合鬧鐘與日照,減少身體血壓不正常浮動的風險,也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他也呼籲「預防勝於治療,預防投入心血愈大,後面投入的心血愈小」。
聯合報
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9/2232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