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用榫鉚工藝建成的現代建築 (10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2-9 17:04: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第五次元 於 2017-2-9 16:45 編輯

現代建築幾乎都是用毫無生命的鋼筋混凝土建造,一方面堅固承重,一方面環保,然而在瑞士的蘇黎世,有一座用中國榫鉚工藝建成的木製結構建築—— Tamedia媒體公司大廈。在不懂榫卯的外國人看來,這樣的內部結構就像是在“堆積木”。任何人見到這座大廈,無不被建築的精妙所折服。

榫卯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精髓,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不用一顆釘子而建造出堅固的房屋。這種工藝傳到日本後,由日本的工匠們一代一代傳承改進,被稱為“河合繼手”。





瑞士的這座Tamedia大廈就是由深諳“河合繼手”的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完成。



坂茂運用這種獨特的全木榫鉚結構,完全沒有接合硬體和膠水,耗費約2000立方的雲杉木,木材全部來自循環再生的林場。



雲杉木本身筆直,材質紋理細,質地堅硬並且能耐水,因此在橋樑、傢具中得以廣泛應用。作為優良的建築材料,除了能夠很好作為結構材料之外,由於便於切削,因此在構件的雕琢塑形方面也可以做到精緻美觀。



整座大廈都是木結構的,但是每一個部件都是獨立的部件,各部件接合需要的精準度依賴電腦加工工具機完成,然後套在一起並形成大廈的結構。每條柱之上都有一個圓洞,可容許圓形的橫樑來穿過,用作穩定柱與柱之間的位置,並讓受力的梁能套在柱之上。





由於Tamedia的結構部件是相互緊扣在一起,因此如果局部結構萬一因火災或其它因素脫落,便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倒塌。為避免這情況的出現,在設計上,受力的柱不是全直的,蠆奘交錯的地方設計有凸位,所以受力的橫樑可以局部套在柱身之上,以減少依靠圓梁來連接各部件,在一定限度內保障了建築的安全性。





大樓面朝郊區東部,表面覆蓋玻璃,創造了一個擁有光線充足的室內空間。頂部是一個雙重斜坡的屋頂,這種設計是當地極具鄉土氣息建築形式。此外,雙立面的結構為室外氣候金土室內提供了一個緩衝區域,同時在此處也可以收穫無與倫比的景觀與視野。



這建築物除了是全木結構之外,建造時,工人將事先製作好的木質構件,按照施工圖組裝起來,大大節省了施工和吊裝成本,將材料製作和施工過程對於環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而木材本身是天然的材料,在生產時所製造出的二氧化炭確實會比鋼和混凝土的少很多。同時,建築嚴格遵守了國家環境責任措施,在加熱和冷卻系統上採用地下水,也就做到了完全拒絕使用化石燃料的環保標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2 09: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