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2017年02月21日07:26
中醫及西醫對疾病的看法常有歧異,但是這位骨科醫生特別推崇坐月子,還強調坐月子對修復身體機能有其必要性!
一名42歲的陳姓女患者,自然生產過3個小孩,常常腰酸背痛、併臀部連接大腿處酸痛,尤其當天氣轉換的時候更是明顯,就到童綜合醫院向骨科部醫師王叔昂求診。檢查發現,陳女是因為骨盆腔後側薦髂關節慢性發炎造成,醫師懷疑是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調理,照顧小孩及家務操勞累積的結果。經開立藥物進行治療,緩解疼痛不適,並建議患者除了平時不要太勞累多休息外,可穿戴護腰輔助支撐力。
王叔昂說,很多婦女都是因為莫名的腰背痛來求診,主要都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時期分泌一種讓關節周圍韌帶鬆弛的荷爾蒙「弛緩素」(relaxin),弛緩素主要是幫助母親骨盆腔鬆弛,以便因應胎兒逐漸長大,並為將來分娩時胎兒能夠順暢地通過原來堅實固定的骨盆腔做準備;但弛緩素也會造成全身關節、韌帶、結締組織的鬆弛,所以這時關節出力容易造成其他身體部位關節的扭傷,因此中國傳統上的坐月子習俗,讓產後的身體休養,是有其必要性,可以預防往後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
王叔昂也建議,產後婦女應避免過度活動四到六周,讓整體關節修復並恢復正常功能,也可做些提肛等適度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
(孫義方/台中報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