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這些醫師全台最難掛 電子轉診有用嗎?
大醫院掛號一號難求,不少民眾得漏夜排隊,或花錢委託搶號,坊間代掛服務業應運而生。業者分析,最難掛的醫院是名醫雲集的台大醫院,需前一晚排隊搶隔天現場號;而全台最難掛的醫師是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關節名醫呂紹睿,現在搶到號需等半年才能看診,若要進行手術還需再排1年半至2年,仍有不少患者甘願等待。
衛福部為紓解大醫院就醫人潮,4月中將調漲未經轉診者的門診部分負擔,下月將推電子轉診優先掛號。但名醫門診炙手可熱,民眾憂心仍得排隊搶號。代掛服務業者楊先生說,熱門醫師診次釋出名額少而一號難求,民眾無法花太長時間排隊,或搶不到電話、網路掛號名額,因此委託代掛。
業者從代掛委託案件分析,全台最難掛的醫院當屬名醫匯聚的台大醫院,包括失智症名醫邱銘章、視網膜權威楊中美、乳癌專家黃俊升等,都是熱門醫師;台大之外,振興醫院心血管專家殷偉賢、遠東診所內分泌權威張天鈞等,也是委託案極多的難掛名醫。
楊先生指出,大林慈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是膝關節名醫,由於每周只有一個診次,目前門診預約已至8月底都額滿,委託代掛患者遍及全台,甚至有人從海外委託,全台最難掛的醫師非他莫屬。「有時採人海戰術,動用20多人打電話,好不容易搶到1個名額」,若能搶到半年後的掛號單,就算運氣很好。
「電子轉診無法解決名醫一號難求問題。」楊先生直言,4月15日起,小病衝大醫院的部分負擔將調漲,雖然推出電子轉診制度為配套,但根本問題是民眾有名醫迷思,認為某些疾病在診所治不好,必須得到大醫院某個醫師看,才會痊癒,加上名醫診次少、看診名額也少,例如台大醫院有些醫師,一個診次只釋出2、3個掛號名額,就算推電子轉診,分流效應有限。
台北市民鄭媽媽表示,看醫師就是希望把病治好,名醫醫術佳,至設備充足的大醫院看病,會比去一般診所更有效,由於年紀大了不方便排隊,因此委託業者代排隊抽掛號單,否則清晨4、5點就至台大排現場,體力根本吃不消。她直言,如果未來透過電子轉診卻掛不到想看的醫師,還不如直接去醫院排隊。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下月推出的「電子轉診資訊交換平台」將落實雙向轉診,民眾至基層診所就醫時,經醫師評估需轉大型醫院,可線上填妥資料,透過平台替媒合轉診醫院,雖可指定醫院及科別,但無法指定醫師。她呼籲民眾摒棄「名醫迷思」,小病別跑大醫院,也可省去排隊掛號的麻煩。
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