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6-22
- 最後登錄
- 2025-2-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6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0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3-8 00:34 編輯
紀永添專欄:一次看懂大陸地區共軍的各式新型戰機
紀永添 民國106年03月06日【上報】
大陸地區向俄羅斯購買24架Su-27的最終改良型Su-35S,該型戰機擁有更優異的航電系統與引擎,大幅增強空中作戰能力。(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
F-104
在1980年代,隔著台灣海峽對峙的雙方,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使用的是F-5E/F與F-104,大陸地區共軍使用的主力戰機則是仿自前蘇聯MiG-21的殲-7,與將MiG-21機體放大後自行改良設計的殲-8。當時的國際情勢與今日非常不同,前蘇聯尚未垮台,美國正在積極進行「聯陸制蘇」的外交策略,與大陸地區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不止已準備出售F-16 A/B型戰機給大陸地區,連法國也努力向大陸地區推銷幻象戰機。我國則在外交處境越來越艱困下,決心自己發展防禦型戰機,在美方的協助下,IDF完成原型機的試飛,當時政府預計生產250架以上,供中華民國空軍使用。但接下來的歷史巨變卻改變了這一切,前蘇聯解體,並導致東歐國家走向民主化,大陸地區當局血腥鎮壓學生運動釀成六四天安門事件,進一步讓已經不再需要「聯陸制蘇」的美國聯合西方國家發動了武器禁運措施,使許多美陸軍事合作計畫胎死腹中。
殲-8
就在國際大環境的改變下,美國與法國先後改向我國出售F-16A/B Block20與幻象2000戰機,大陸地區則在兩頭落空後,轉而向俄羅斯求購新型戰機。當時的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頓,軍工產業幾近斷炊,於是同意出售當時手上最先進的Su-27戰機,這是當時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重型空優戰機,與米高揚設計局的MiG-29輕型多用途戰機形成高低搭配,是前蘇聯新一代的空軍主力。大陸地區共分數次採購約76架左右,型號是Su-27SK,「S」是量產型、「K」則是商業外銷型的意思,同時取得俄羅斯授權在大陸地區自行組裝生產,稱為殲-11。大陸地區戰機命名方法與俄羅斯不同,反而與美國較類似,是以戰機的功能為區分:F-16的「F」是戰鬥機之意,殲-11的「殲」是殲擊機之意,也就是戰鬥機的大陸地區名稱。俄羅斯則以生產研發單位為區分,Su-27的「Su」代表蘇霍伊設計局,Mig-29的「MiG」則代表米高揚-古列維奇設計局(簡稱米高揚設計局)。
解放軍的Su-27SK 殲-11。(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
殲-11確實生產數量眾說紛紜
殲-11的確實生產數量眾說紛紜,因為後來陸俄雙方出現合約糾紛,曾一度停止合作生產,再加上最早期的Su-27SK服役二十餘年以後,已陸續退役,但一般估計目前Su-27SK與殲-11合計仍約有百餘架左右。大陸地區購入Su-27SK以後,雖然暫時填補了主力戰機的不足,不過大陸地區空域廣大,且仿自MiG-19的殲-6性能早已落伍,殲-7、殲8的早期型也已瀕臨壽限,Su-27與殲-11的數量並不足以填補空防的漏洞,而且Su-27與殲-11精密昂貴,也無法大量生產部署,中共空軍需要另一款輕型多用途戰機以為輔助,就如MiG-29所扮演的角色一樣。再加上大陸地區也希望能發展自己的自產戰機,平衡並培養南北兩個航空工業集團,於是在北方的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瀋飛)組裝生產殲-11時,同時也讓南方的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飛),積極發展自行設計研發的殲-10戰機。
殲-10A戰機。(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
殲-10的發展歷程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遠在大陸地區獲得Su-27SK之前,美陸關係還處在蜜月期之時,大陸就已積極構思殲-7、殲-8的後繼機種,展開了「十號殲擊機」的設計工程,只是進展的並不順利。剛好那時以色列的Lavi少獅戰機因各種因素而被迫中止研發,不甘損失的以色列於是找上大陸地區,希望提供Lavi少獅戰機的技術,協助大陸地區突破發展殲-10的瓶頸。但好景不長,正當一切都很順利進行時,天安門事件所導致的武器禁運讓以色列的技術人員被迫撤離,殲-10的發展又陷入長期停頓,直到後來大陸地區取得俄羅斯技術支援,改用俄製發動機與各種航電系統後,殲-10才於1998年首度試飛成功。也因為其特殊的發展歷程,繼承了部份以色列Lavi少獅戰機的特徵,而Lavi少獅戰機又與F-16有極緊密的血緣關係,因此這三型戰機都採用較少見的機腹式進氣口,外型有其神似之處。
殲-11與殲-10逐步量產以後,與Su-27SK滿足了大陸地區的基本空防需求,大批的舊型戰機如殲-6、早期型的殲-7與殲-8開始一一退役,中共空軍的空戰與攔截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時中共空軍開始希望能進一步加強空中對地攻擊能力,但屬於空優戰機的Su-27SK與殲-11卻都只有基礎的對地攻擊能力,與中共空軍所希望的還有一大段距離。而俄羅斯也看出大陸地區的需求,不斷派出進一步加強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改良型Su-27SMK到大陸地區參加航空展。可是因為Su-27SMK開價實在太昂貴,性能也無法滿足需求,中共空軍幾經評估以後決定放棄。急需戰機訂單的俄羅斯,於是將前蘇聯時代就已經開始發展,利用雙座型Su-27UK為基礎所研發的重型長程戰鬥轟炸機拿了出來,進行現代化升級後,稱為Su-30MK戰鬥轟炸機,並積極向大陸地區、印度等推銷。
24架Su-30MK2擔任海上攻擊任務
Su-30MK是極為出色的重型戰鬥轟炸機,其特點在航程長、酬載量大,可掛載各種精確攻擊武器,同時有兩名飛行員,可分擔繁瑣的對地攻擊任務。大陸地區分批引進了73架左右,型號是Su-30MKK,第二個「K」是俄文裡「中國(китай)」的第一個字母,所以Su-30MKK也就是「Su-30現代化大陸地區商業外銷版」之意。在成功引進了Su-30MKK以後,大陸地區共軍的海軍航空隊也希望引進航程更長的海上戰鬥轟炸機,以彌補當時強-5與殲轟-7航程不足的問題,但Su-30MKK是專為陸上攻擊所設計的,因此改為引進Su-30MK2這款專門為海上攻擊任務所改良設計的衍生型,Su-30MK2擁有更適合海上搜索的長程雷達與發射中、長程空射反艦飛彈的能力,中共海軍航空兵部隊共引進24架Su-30MK2,不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依原先計畫進一步採購更先進的改良型Su-30MK3。
大陸地區共軍海軍航空隊共引進24架Su-30MK2。(翻攝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同時還發展出Su-34重型長程戰鬥轟炸機與其海軍專用型Su-32 FN,其特點是採用雙座式並列座艙,所以有個非常明顯的寬大扁平機頭,因此得到「鴨嘴獸」的暱稱,也曾經多次傳出大陸地區有意引進或取得俄羅斯授權生產,只是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確切的消息。但大陸地區的確開始仿製Su-30MKK,命名為殲-16,已有原型機的照片曝光,只是仍未見量產。至於殲-15則是仿自Su-33,當大陸從烏克蘭買回興建到一半的瓦良格號時,就已開始思考如何獲得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其中一個方案是向俄羅斯採購Su-33,這是SU-27的海軍艦載機衍生型,無奈雙方因為價格、採購數量的問題而談不攏,最後大陸地區改向烏克蘭購買Su-33發展測試時期的一架試驗機,再加上自己組裝Su-27的經驗,仿製出Su-33艦載機,並命名為殲-15,也就是瓦良格號改名為遼寧號後,目前艦上所使用的艦載機。
殲-15是遼寧號所使用的艦載機。(湯森路透)
Su-27戰機家族成大陸地區共軍空中作戰主力
至此,俄羅斯的Su-27戰機家族已成為大陸地區共軍的空中作戰主力,同時大陸地區也從組裝或仿製這些戰機中,獲得極為寶貴的先進戰機生產經驗,在成飛與瀋飛分別生產與組裝殲-10與殲-11後,也開始對這兩款戰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與改良。在殲-10方面,最初定型量產的批次被稱為殲-10A,殲-10A的雙座教練機型則稱之為殲-10S,雙座教練機型除了可訓練學員外,通常也較適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因此殲-10S也加強了部份的對地攻擊能力,殲-10B則改善了最為人垢病的進氣口設計與部份氣動力外型,並更換大陸地區自製的新型雷達與射控系統,而最新的改良型是殲-10C,從目前可得到的資料判斷,極可能增強了通訊與電子反制能力。此外,大陸地區當局一直致力於推動殲10戰機的外銷計畫,其商業外銷型稱之為FC-20,已在近期的航空展中亮相。
Su-27SK在大陸地區的組裝的稱為殲-11A,但殲-11A已與Su-27SK所有不同,一般認為大陸嘗試採用部份自製零件與機身材料,而這也是後來俄羅斯與大陸地區爆發合約糾紛的原因。在雙方的合約糾紛落幕後,以殲-11A為基礎,更換新型電子作戰系統以增強作戰能力的稱之為殲-11B,大陸也曾嘗試在殲-11B上換裝自製發動機與雷達。雙座教練機型稱為殲-11BS,同樣增強了部份對地攻擊能力。殲-11BH是海軍所使用的海軍型,殲-11BSH是其雙座教練機型。殲-11C發展歷程不明,大陸極度保密,可能是研發匿蹤技術的測試機。殲-11D則是目前的最新改良型,換裝了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至於FC-1梟龍戰機,則與殲-10、殲-11家族無關,是大陸地區與巴基斯坦合作,在殲-7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外銷型戰機,在巴基斯坦稱為JF-17雷電戰機,中共空軍並未採購使用。
殲-11D則是目前的最新改良型,換裝了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翻攝自互動百科)
不過Su-27畢竟是冷戰前就服役的戰機,與F-15、F-16算同一世代,在同世代戰機都已服役二十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中壽性能提升計畫(MLU)時,次世代的匿蹤戰機如F-22與F-35也已陸續服役。面對這樣的新壓力,大陸地區採取了自製與外購同時進行的策略。在自製方面,由成飛研發了也具有匿蹤外型的殲-20,目前原型機已試飛成功,而瀋飛則同時推出了殲-31,大陸地區名稱為FC-31。大陸地區同時研發兩款新型戰機是為了採高低搭配,或是要平衡南北兩大飛航工業集團,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過去以FC為系列編號的,通常都是外銷型,因此FC-31也極有可能是大陸地區為了外銷市場所研發設計的次世代戰機。至於在外購方面,則向俄羅斯購買Su-27的最終改良型Su-35S,該型戰機擁有更優異的航電系統與引擎,大幅增強空中作戰能力,大陸地區目前購買了24架,已開始逐步交機。
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研發也具有匿蹤外型的殲-20。(翻攝自維基百科)
2014年大陸地區珠海航展上的第五代FC-31鶻鷹戰鬥機(殲-31)。(翻攝自維基百科)
機型太多衍生浪費
看了大陸地區新一代戰機琳瑯滿目的型號,一方面覺得大陸地區不斷推陳出新,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但另一方面也突顯出共產地區在不受國會監督下,不斷過度進行軍事投資的問題。就以美國為對照,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研發生產之所以會不斷延宕,關鍵就在於美軍嘗試以單一的一款戰機,來滿足空軍、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需求,而這並不是美軍第一次嘗試讓海軍與空軍使用同一機種,遠在F-4幽靈式戰機服役時,就已有過不甚成功的經驗。那為什麼美軍在有前車之鑑且飽受外界質疑之下,仍然執意推動通用戰機計劃,原因就在於其簡化後勤所帶來的效益極大,能節省下極龐大的國防資源。也因此模組化升級設計與通用系統就成為了美軍的顯學,從彈藥到車輛、從戰機到飛彈,無處不見這樣的思維,甚至海軍各艦艇通用的防空飛彈,就直接命名為「標準」飛彈。
從標準飛彈到聯合打擊戰機,美軍不斷試圖簡化機隊與武器裝備,但大陸地區剛好以相反的方式發展,雖然可以理解這樣邊改邊學的發展方式,但同時操作這麼多款戰機,又不斷推出衍生型,每一種衍生型還都只生產很少的數量,最後形成極為龐雜的機隊,這背後所浪費的資源恐怕極為驚人,而這樣的情況不止出現在大陸地區新一代的戰機上,同時也出現在海軍艦艇與陸軍裝備中,與過去蘇聯的情況非常的類似。
我國過去因為國際處境困難,外購武器不易,又常因政府換屆而導致政策改變等因素,每每出現重複投資的情況,如外購魚叉反艦飛彈與自製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外購愛國者防空飛彈與自製天弓防空飛彈,外購M60 A3 TTS戰車與自製M48H勇虎戰車等,雖然很多情況是無可奈何下的選擇,但我國的國防資源更為窘迫,更需要主事者引以為戒,謹慎規劃不要再重蹈覆轍。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
隨著對岸新一代戰機陸續服役,政府應該思考著如何以有限的國防資源,作最大的利用,才能以小搏大。
『您的回覆和感謝是上傳的原動力!』 |
-
mig21.gif
(22.41 KB, 下載次數: 10)
-
20090917_171704_04.jpg
(60.39 KB, 下載次數: 10)
-
walls2.jpg
(204.38 KB, 下載次數: 8)
-
20050912_itoddchu@yaho.jpg
(33.72 KB, 下載次數: 11)
-
0934192p7iebzlots2dsez_jpg_thumb.jpg
(82.36 KB, 下載次數: 8)
-
su27.jpg
(74.23 KB, 下載次數: 9)
-
20120730022116152.jpg
(50.73 KB, 下載次數: 9)
-
20120730022243867.jpg
(58.8 KB, 下載次數: 6)
-
247136_254538808023167_153197351_n.jpg
(78.33 KB, 下載次數: 9)
-
936118_254960937980954_1625378493_n.jpg
(70.29 KB, 下載次數: 8)
-
1238985_766153923397541_802281600_n.jpg
(83.41 KB, 下載次數: 8)
-
1897900_677217509006225_945859875_n.jpg
(93.31 KB, 下載次數: 9)
-
600146_10151366205760922_283861561_n.jpg
(92.16 KB, 下載次數: 10)
-
892834_10151392591505922_1042226336_o.jpg
(71.35 KB, 下載次數: 9)
-
5371.jpg
(87.63 KB, 下載次數: 11)
-
5393.jpg
(94.01 KB, 下載次數: 9)
-
5404.jpg
(137.27 KB, 下載次數: 8)
-
156410_677634565631186_291898790_n.jpg
(52.85 KB, 下載次數: 10)
-
下載 (3).jpg
(51.1 KB, 下載次數: 10)
-
n07a00_p_02_03.jpg
(25.59 KB, 下載次數: 8)
-
05-Bazhenov-768x513.jpg
(51.44 KB, 下載次數: 8)
-
j7m.jpg
(109.33 KB, 下載次數: 9)
-
11888524_897218353647419_1537025152276960703_o.jpg
(72.96 KB, 下載次數: 9)
-
122458298_11n.jpg
(176.53 KB, 下載次數: 8)
-
GnGt9.jpg
(202.59 KB, 下載次數: 8)
-
12032880_415183782003695_290294374762014333_o.jpg
(415.1 KB, 下載次數: 9)
-
1015320_687410701322251_6612781277130394456_o.jpg
(303.42 KB, 下載次數: 9)
-
13987540_1193331464022261_6796289124271060325_o.jpg
(452.87 KB, 下載次數: 10)
-
13925685_1402621453084843_64596450220678210_o.jpg
(192.36 KB, 下載次數: 11)
-
1781352_889325571079965_7689281016942371876_o.jpg
(503.44 KB, 下載次數: 10)
-
10960071_599897423482154_3124824635568325772_o.jpg
(417.38 KB, 下載次數: 10)
-
481684_450305685032414_1682701747_n.jpg
(45.44 KB, 下載次數: 9)
-
302807_435277509868565_1117670766_n.jpg
(56.87 KB, 下載次數: 10)
-
27_8798_0e5b5761fcdee8a.jpg
(100.59 KB, 下載次數: 10)
-
20120306110927104.jpg
(68.72 KB, 下載次數: 9)
-
27_172013_ccb302efac52143.jpg
(232.29 KB, 下載次數: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