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90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3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視力小偷」青光眼 幾乎無法察覺
患者透過檢驗才知道自己有青光眼。
●青光眼無明顯症狀,近半數患者不知道罹患青光眼,多數等視力受損、身體不適才發現。
台灣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近視相對於一般人,罹患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機率更高,特別是青光眼,被醫界稱為「視力小偷」,除了檢驗,幾乎無法自覺。
曾有位眼科醫師,天天為病患診斷眼疾,某年參加眼科醫學會,會場中介紹到最新的青光眼檢驗儀器,他坐上去嘗鮮,卻診斷出自己有青光眼,當場讓現場的眼科醫師驚覺:「青光眼太可怕了,連身為醫師都難以察覺。」台北市議員潘懷宗也是青光眼患者,他認為自己的青光眼與高度近視有關。
呂大文說,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常見亞洲地區,特別是台灣,日本、南韓以隅角開放型青光眼最多。隅角閉鎖型青光眼發作時,常發生在單眼,會出現眼睛紅腫、視力模糊、視線呈現彩虹狀,同時伴隨頭痛、惡心、血壓升高等症狀;特別是夜晚時,眼睛會感覺悶悶的,起床才會改善。
臨床上,青光眼常會被誤認是高血壓、腸胃疾病、偏頭痛等,若能在發作八小時內接受治療,視力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若是拖到三天以上才就診,很可能失明。
根據統計,亞洲人罹患青光眼,終其一生有25%的機率會造成雙眼失明;歐美青光眼的患者,雙眼失明的機率,一輩子只有10%。呂大文說,這與罹患青光眼的類型不同有關,隅角閉鎖型青光眼不僅不容易被發現,造成失明機率也高。
別以為青光眼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也發現許多年輕案例,多數是關燈後躲在棉被裡偷滑手機的孩子。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青光眼的患者以50歲以上為大宗,占73%,但10歲到49歲患者占27%,建議18歲以上,高危險族群患者應定期篩檢。
★有家族病史 機率高九倍
呂大文表示,根據統計,每百名成人中,平均兩人罹患青光眼,直系血親有青光眼的民眾,罹患青光眼機率是一般人四到九倍。建議40歲以後,每年至少做一次青光眼篩檢。青光眼與眼壓有絕對的關係,血壓低、手腳冰冷、貧血、動脈硬化等患者,都可能會影響眼壓;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也會因為服用類固醇讓眼壓飆升到40到50毫米汞柱。
另外,比較特殊的是個子矮、女性、55歲以上,遠視100度到300度,呂大文說,矮的女性眼球比較窄小,加上遠視讓眼球的組織都擠在一塊,導致眼球內的「房水」無法順利排出而增加眼壓,視力從周圍開始變化,最後視線只剩下中間一圈,周圍都變成一片黑。
★暗室看長劇 眼壓易升高
青光眼是一種「無法被治癒」的疾病,如同高血壓一樣,患者必須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平時不能隨便停藥,必須依照醫囑妥善控制,否則視力會如同墜入懸崖般迅速惡化,每年須定期檢查,包含眼壓、視神經、視野追蹤等。
同時也要控制行為,千萬不要在「暗室」工作,仰賴紅外線或是微弱的光源,瞳孔會放大,增加眼壓攀升的機會。呂大文也提醒青光眼患者千萬不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特別是看悲劇或是時間過長的電影。
電影「鐵達尼號」、「阿凡達」熱映時,青光眼患者一待就是三個多小時,處在暗室看單一光源,同樣增加眼壓,也容易誘發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呂大文說,青光眼患者除非得到醫師的許可,千萬不要去看電影。
★腹部別用力 睡姿要注意
青光眼患者也不要常用腹部力量,以免增加眼壓,如吹喇叭、薩克斯風等,平時繫領帶也不要繫太緊,會使眼睛靜脈回流不順暢,也會增加眼壓。
睡覺時,頭部最好墊高30公分,由於青光眼通常是單眼的問題,不要側睡到有青光眼的那一側;也千萬不要趴睡,一旦趴睡眼壓可能會飆破50毫米汞柱,同樣會影響視力。
若沒有罹患青光眼,平時想要讓保護眼睛,坊間有非常多的保健食品,如葉黃素、玉米黃素、魚油、山桑子等,一般人建議每天吃12毫克即可,若已有眼疾病變,每天可以吃24到30毫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