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4-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1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3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牙齦腫脹 也可能是腫瘤警訊
牙齦腫脹有時不一定是牙周病,可能是腫瘤或其他毛病所引起,近年醫療趨向精緻化及提倡專業分工,民眾就醫需往返各相關科別浪費時間,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推動「多專科協同治療」,設置開放式診間,可視病人狀況結合牙醫各專科及會同其他專科協同擬訂計畫與治療方法,讓病人更了解預期效與併發症,也能縮短治療過程與成功率。
牙齦腫脹常見肇因為牙周膿瘍、智齒牙冠牙周炎或根尖周圍炎等軟組織炎性反應。多數病人先前就有牙齦或牙周慢性炎症,抵抗力下降或全身系統性疾病控制不佳時就會導致炎症急性發作。
柳奇牙周病科醫師毛念平說,目前健保提供牙周病整合照護,從初級治療到牙周健康狀態維護照護全面向治療,但相較於軟組織炎性反應,肇因於顎骨病變或藥物副作用牙齦腫脹,在鑑別診斷與治療策略擬定更為複雜,輕者會導致咬合不良、臉部歪斜,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十五歲學生左側門牙與犬齒特別短不敢露齒而笑,門診時牙醫發現上顎骨長齒瘤,過小乳牙合併牙齦腫脹導致恆牙未萌發,經多專科協同診療手術移除一百九十六顆齒瘤,再以牙齒重植術重置恆牙到理想位置,讓病患重現笑臉。
四十五歲男性病患因牙齦浮腫與眼下區域脹痛到醫院求診,經牙髓活性測試與牙周檢查後發現並非牙齒引起,而是上顎骨有「造釉細胞瘤」,經多專科協同醫療擬定治療計畫,安排手術切除、骨移植術、植牙與假牙製作重建咬合,術後五年腫瘤控制良好。
五十三歲男性病患上顎牙齦隆起,原以為是齒源性感染,經多專科協同醫療臆測為上顎骨性增生,切除骨性突起與整骨手術,病理報告指出病灶為惡性骨肉瘤,轉由口腔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治療,接受廣泛切除、皮瓣重建手術、化學治療,治療四年後腫瘤控制良好並保有瀟灑外觀。
柳奇牙醫部長蔣維凡醫師指出,「多專科協同診療」團隊結合牙周病、牙髓病、口腔膺復、牙體復形、齒顎矯正等專科,除診治相關軟組織炎性反應的牙齒問題,在腫瘤診治方面也結合口腔顎面外科、整形外科、內科、病理科等專科,治療前聯合相關科別確定診斷進而擬定治療計畫,必要時在治療期間協同或合併治療,讓疾病控制與生活品質取得最佳平衡。
想要避免出現牙齦腫痛情形,只要平日做好口腔清潔,配合早期診斷或治療,即可避免急性發作之苦,還有,最好要戒煙,以免病情加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