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一人諾羅,全家遭殃…爸媽不可不知的5件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3-15 10:42: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人諾羅,全家遭殃…爸媽不可不知的5件事

開學一個多月,除了忙課業,有些學童卻為拉肚子而困擾。

醫師發現,近來因嘔吐、腹痛前來看診的孩童多出一到二成,一名小三學童正常上學,某天夜裡開始肚子痛,把吃下去的晚餐都吐出來。孩子和家長折騰了一個晚上,隔天早上,孩子感覺好一些,但稍微進食後又吐,只好來診所報到。

上周腹瀉就診 破14萬人次

收治這名小朋友的榮新診所副院長、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研判,應該是諾羅病毒讓小朋友上吐下瀉。這位小朋友並不孤單,事實上,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上周因腹瀉到門診就醫首度超過14萬人次,最近腹瀉群聚事件已創近三年同期單周新高,上周共41起、443人群聚腹瀉,其中校園群聚共30件,主要是新型諾羅病毒GII.2病毒株發威所致。

學童愛東摸西摸 病從口入

由於諾羅病毒傳染性,除了要小心一人罹病、全家遭殃,更要小心諾羅病毒在校園肆虐,擴散快速。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包括接觸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物體表面、病人排泄物、嘔吐物等,再接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只須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若病患嘔吐時在場,嘔吐物可能形成飛沫,若吸入飛沫也可受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校園感染途徑多是人傳人,目前並未發現感染源來自營養午餐,但孩童在校園經常摸東摸西,卻沒有注意人清潔,沒有勤洗手,不排除病毒殘留在門把、玩具等,孩童一起玩遊戲時,互相接觸,雖然僅有少量病毒,但病毒入口就可能引起腸胃炎。

掌握5件事 把諾羅趕出門

學童透過接觸傳染,讓諾羅病毒擴散更快。潘俊伸解釋,感染諾羅病毒最明顯的症狀為嘔吐、腹痛,一般而言,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若拉肚子,一天拉肚子約2到3次多。

此時孩子可能完全無法進食,吃完就吐,急性期1到2天後,飲食必需清淡、喝專門的電解質水、多補充水分,以防脫水,由於病毒存留在腸道時間久,病毒變異性大,在幾周或幾個月,一不小心可能又被感染。

 

潘俊伸說,年齡小比較不會表達身體症狀,若家長感到孩童活力變差、食欲下降就是警訊;在校園如廁後、吃飯前勤洗手、使用公筷母匙、注意衛生。

沒特效藥 也沒疫苗可預防

由於諾羅病毒不像輪狀病毒有疫苗可預防,目前也無特效藥,所幸感染多數為輕症。疾管署提醒,一旦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應休息並補充水分、電解質,等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飲食上吃貝類等海鮮等,應煮熟再吃。

疾管署統計,近4周累計腹瀉群聚事件108起,狂拉肚子、嘔吐到急診掛病號的患者以7到12歲和13到18歲就診率增加最多,上周門診就醫首度超過14萬人次,校園群聚占7成,共72起,以國小到高中50件最多,其餘為餐飲旅宿業、營區場所等,共有70件病原檢驗陽性,包含68起諾羅病毒感染。

聯合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06: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