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跑步選對鞋 吸震不傷膝
跑步有許多的好處,包括:增進心肺能力、訓練肌力耐力、獲得健美的身材、調整心情等。
近來慢跑的運動風氣盛行,很多民眾都加入「10K」、「半馬」、「全馬」馬拉松的行列。據統計,每年因跑步受傷約有50%的發生率,相當於每兩名跑者中就有一人受傷。
跑步傷害大多發生在下肢與地面接觸時,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結果。這是因為跑步時,只會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速度愈快或力量愈大,愈容易受傷。
以一般休閒式的跑步來說,每分鐘約有150-200步,也意味著身體每分鐘必須承受150-200次地面的撞擊。地面的反作用力就從足部著地點向骨盆傳遞。
以時速8公里而言,膝蓋就要承受約體重4-5倍的壓力。
反作用力對身體負擔的大小與個人足部狀況、路面、鞋具及跑步姿態都密切相關。
當跑步時,足部著地點分為前中足或足跟著地。前中足著地的跑者相較於足跟著地,會用較多的足弓及小腿肌肉(脛前肌及腓腸肌)吸收反作用力;足跟著地者則是用膝部吸收。
若跑者本身是「低足弓」或「扁平足」以前中足著地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或阿基里斯腱炎;「高弓足」者則易有足踝扭傷的問題。
「低足弓」的跑者可以選擇改用足跟著地的方式且降低跑步的速度,並穿支撐性佳的鞋子,可考慮用矯正性鞋內墊來支撐足弓。
「高弓足」者則需選擇吸震效果佳的鞋子,搭配分散足壓力的鞋內墊,依照自己的身體結構採用最適合的跑法與準備。
因此,跑者想避免運動傷害,首要知道自己的足部狀況,選擇適當的鞋具,適當的訓練及步態,才能享受跑步,也避免運動傷害。(作者為天主教福安醫院復健科主任、沅昇復健科診所兼任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