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糖尿病婦腳麻摔倒 下肢動脈阻塞險截肢
一名患有糖尿病及長期洗腎的70歲婦人,某日半夜起床如廁,突然發生雙腳動彈不得的情況,並摔倒在廁所內,所幸家人發現得早,送醫檢查發現,除了手部骨折外,也確診「下肢動脈阻塞」相當嚴重,若再晚一點發現,恐有截肢風險,但經新一代周邊血管塗藥支架治療後免於截肢,目前恢復良好。
收治該名患者的台南市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部長陳偉華表示,下肢動脈阻塞主要是因粥狀動脈硬化發生在下肢,導致患者出現下肢冰冷、腳麻、走路時會有疼痛感與間歇跛行等,進而增加患者跌倒機率,若情況嚴重更恐造成敗血症,將有截肢風險。
陳偉華說,下肢動脈阻塞好發於50到60歲以上族群,但臨床統計發現,有糖尿病病史的罹患風險會增加4倍、抽菸增加3倍、高血壓和高血脂增加1到2倍,且發病狀況會比一般人更嚴重,缺血程度更劇,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偉華指出,近年有新型周邊血管塗藥支架治療,除了藥物濃度低外,臨床實驗發現可維持血管通暢達兩年,但只適用合併有血管重度鈣化、長段阻塞型病人,一般患者仍建議接受傳統藥物治療、搭配每天走路一小時或介入型打針治療為主,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自由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