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手 許淵富
作品名稱:手
作 者:許淵富(1932)
創作年代:1979
類 別:攝影
媒材技法:放大遮光Minolta XD-7配50mm鏡頭使用Kodak Plus-X底片拍攝版數5/10
尺 寸:25×30cm
入藏年度:2012
入藏方式:捐贈
作品簡介
「手」,1979年攝於台南點點攝影俱樂部「裸體攝影研習」活動。我身為台南點點攝影俱樂部「永久學術顧問」,所以「有幸」始能參加「盛會」。
是日,當我佈局好模特兒双手插腰,打好燈光供會員進行拍攝,我也拍了這畫面。等沖好片子,放大成樣張後,發現模特兒左手移動而成為黑影,這結果使我很失望。勉強用嗎?不滿意;把片子丟掉嗎?太可惜。
懊惱了半天,也絞盡腦汁真想想出,「敗部復活」的方法,挽回這殘局,於是帶著「失望」的片子進入暗房思考對策。
不知在暗房裡「沉思」了多久,笨腦袋亮起了一道曙光。我將底片放進放大機格放,自背脊直格截去左半,放棄左臂留下右臂。但,仍覺畫面左邊「美人窩」有礙眼的黑影不夠美。
最終在放大時,當機立斷使出「遮光法」擋去黑影部份的曝光,使黑影消失,畫面更覺抽象。這張無意失敗之作,終於經暗房妙手回春,「死裡逃生」敗部復活,亦瀛得民間收藏。
「手」從未參加任何比賽,僅參與台灣南美會例行會員聯展,高美館典藏。
本作以Minolta XD-7配50mm鏡頭,使用Kodak Plus-X底片拍攝。
關於創作者-許淵富(1932)
1932年出生於臺南草鞋街北極殿對面巷內(現民權路二段64巷6號)。
60年代的臺灣攝影家,慣以沙龍或紀錄寫實之間各取所好;然當時有些年輕攝影家,不安於傳統模式與慣性技法的束縛,企圖在構圖、意象上追求另一種個人風貌,以表現更自由、鮮活的視覺動力,而臺南攝影家許淵富便是這樣的實踐者。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他由客觀的紀錄寫實出發,再發展至主觀意識的心象寫實。
(臺南市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