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光復橋(臺北)李鳴鵰
作品名稱:光復橋(臺北)
作 者:李鳴鵰(1922-2013)
創作年代:1947
類 別:攝影
媒材技法:無酸性純棉銀鹽紙基紙
尺 寸:50.8 × 61 cm
入藏年度:2015
入藏方式:蒐購
作品簡介
光復橋為日治時期的昭和吊橋,是板橋與萬華最早連接的橋樑,也是新店溪上歷史最悠久的橋樑,她橫跨在板橋港仔嘴與萬華加蚋仔之間的新店溪上。1947年代透過李氏獨有的構圖方式,以較低的視點及廣角拍攝,表現出吊橋遼闊的空間及崇高感。他融合西方構圖美學中追求比例、均衡、和諧與韻律的原則,讓環境中人物與空間之間元素連結的動勢、方向與光影,在其影像中,形成平衡而具意義的幾何型態,並流露出雋永的意味。
關於創作者-李鳴鵰(1922-2013)
李鳴雕(1922-2013),出生於台灣桃園大溪鎮,是台灣早期重要的攝影家。年少時在叔叔廖良福(1913-1972)開設的照相館「大溪寫場」當學徒,進行底片修復工作,隨後於台北「富士寫真館」工作,期間重新學習攝影知識和修整底片技術,並赴廣東嶺南美術學塾研習水彩,返台後於台北開設「中美照相器材行」。與張才、鄧南光並稱為「攝影三劍客」。作品看似源於紀實,但表現卻不為紀實所限,作品題材具有獨特的人文意涵。台灣光復後的1947到1950年是他攝影創作的高峰期,許多作品都是在這時期所拍攝,像是鄉村一景,拍攝地點是現在的台北市政府大樓所在,還有台北早年的光復橋與中山橋,都成為珍貴的歷史紀錄。除攝影創作外,亦致力攝影文化推廣;不僅闢專欄解說攝影、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攝影雜誌《台灣影藝月刊》,與同好創組「台北市攝影學會」,對台灣攝影美學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臺南市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