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奇人軼事] 中國古崖居 來歷成謎的古代建築群 [15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5-1 14:36: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中國古崖居 來歷成謎的古代建築群


古崖居坐落在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西北部山區一條幽靜的峽谷中,地處東門營村北,原為不見史志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開鑿的岩居洞穴,計有147個。2013年5月,被中國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是古代人在陡峭的山崖上鑿建的居所。在峽谷中一條不到10米寬的山溝兩側,距離谷底近10萬平方公尺的陡峭花崗岩石壁上,遍布著人工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古崖居依其開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後兩個區域。前溝南、北、東三坡鑿有91處石室;後溝東坡一處鑿有26處石室;這些石室的洞口毗鄰,位置錯落有序,石室一般高1.8公尺,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兩暗的三套間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樓層狀,層與層之間有石蹬、石梯和棧橋相連。



房屋內壁都鑿得比較平坦,牆角線也很平直規整。屋內鑿有灶台、床、煙道等。牆壁上還有一些壁槽,用於放置生活物品。這些都反映出當時的居住者十分重視生活的品質和細節。

最吸引人的要數單體石窟區。單體石窟分上下兩層,由8個大小不等的房間組成,下層正中為主室,並且鑿出歇山式屋頂,面闊三間。當地人稱這裡為「官堂子」、「金鑾殿」。當地人告訴記者,古崖居大部分房間都簡單樸拙,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空間,而中區是整個古崖居規格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建築,應該是古崖居的核心建築。

「官堂子」是眾多石室的代表,位於中間山樑處,類似古代的宮殿,不僅高大寬敞,採光條件極好,而且雕刻精細。石室內有4根石柱支撐洞頂,4柱中間是一寬大的佛龕,兩側對稱開鑿2個有炕的小居室。古崖居石室建築結構複雜,設計巧妙。中間一張寬大的石床,內有石桌石凳,估計為首領的住所。



在古崖居被發現後,就有學者前來考察。然而,古崖居除了遺留下來的堅硬的山體房屋,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生活遺存,文獻記載也寥寥無幾,給實證研究帶來了很大困難。關於古崖居的居住者,主要有奚人說、長城附屬遺蹟說、屯軍說、避難說、矮人說等觀點。

在這些假說中,影響最大的是奚人說,即認為古崖居是唐五代時期生活在延慶北部山區的奚人居住的山寨。延慶自古是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古崖居所在洞溝位於延慶區張家營鎮,是軍都山余脈「伸入」平原的部分。奚人,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北方少數民族,為東胡鮮卑族的一支。史料記載,奚人善於造車,史籍稱為「奚車」。奚人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唐末曾有一支西遷媯州,稱為「西奚」,而留在原地的稱為「東奚」。今天官廳水庫、延慶北部山區都屬媯州,古崖居就在這一地區,在地望上是相符的。



古崖居的來歷至今仍是千古之謎,但它卻以雄奇精巧的工藝,注釋了古代建築的神奇成就。且關於它用處的種種猜想,使它顯得更加神秘。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價值。117間石室全部沒有柱,沒有梁,卻能設置出樓的結構;沒有梯,沒有板,卻上下多層,層層相通。且全部石室圓則圓,方則方,均合乎美學規矩,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審美情趣。古崖居對於研究北方民族文化具有相當高的價值。

古崖居的房間都是坐東向西,這很不合常理。古崖居的建造者,深處北方這樣一個比較冷的環境之下,他們居然捨棄了陽坡,而把房子蓋在了背陰處,的確讓人很難理解。火炕的分布不平均,前山與後山差別很大。前山洞穴面積比較大,很多都沒有火炕,而後山火炕、馬圈都比較齊全。














據說這是臥室內的火炕,炕上有火道,角落處有煙道通向室外,火炕的結構與現在農家的火炕結構有些相像






馬槽




每日頭條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2 19: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