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細菌抗藥性 深頸部感染患者增加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今天說,近來罹患深頸部感染的病例有增加趨勢,可能與細菌抗藥性增加有關,一旦細菌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
台中市一名39歲女性患者因發燒、左側臉部與脖子發熱紅腫,服用抗生素仍無法緩解,陳忠雄指出,患者已經發燒兩天,並在一般診所使用抗生素治療,發燒仍不見消退,逐漸出現左側臉部與脖子發熱紅腫,觸摸時還會疼痛,繼續接受住家附近的診所治療,10天後症狀卻不見改善,吞口水會痛但不至吞嚥困難,仍疼痛難耐。
陳忠雄表示,這名患者左側頸部的腫大清楚可見,局部明顯有壓痛,頸部腫脹處邊緣不甚明顯,腫脹處表面皮膚完整無泛紅腫脹,目測腫脹大小至少3×5公分。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左側頸部有一個巨大膿瘍,經手術切開引流排膿,同時採用抗生素治療後,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
陳忠雄發現,這類病患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可能是抗生素濫用,或病人隨便停藥、不按時服用,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造成一般細菌感染卻不易治療,若是細菌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
在治療方面,陳忠雄說,會先給予抗生素,口服抗生素為扁桃腺周圍膿瘍感染的第一線選擇,但咽旁和咽後空間膿瘍因其複雜易有併發症,故一律建議入院治療,注射抗生素。抗生素治療大多數預後良好,只有對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者,在頭頸部影像檢查後輔以空針抽吸或開刀引流。
若24到72小時內無明顯改善或症狀持續惡化,陳忠雄認為,則必須以手術清創引流將膿導引出來,必要時也會做氣管切開造口手術,讓呼吸道保持暢通,以免傷口腫脹影響呼吸。
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