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2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夏天手冰冰的健康有警訊 3招讓你告別冰冷
老是覺得別人的手比較溫暖,自己的雙手總是冰冰麻麻的,到底是不是自己年紀大循環不好了?天氣寒冷時,因為氣溫降低讓微血管收縮,較少血流通過的狀況下,雙手容易有冰冷的感覺。
但夏天的時候若常有手掌冰麻的情況,還需要考慮是不是有頸椎長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長年做家事的媽媽手易有的腕隧道症候群以及糖尿病造成的末稍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造成手掌冰麻的情況。
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物理治療師楊佩瑜接受《好健康》雜誌訪問時指出,末稍血液循環不良不只容易造成手腳冰冷,對身體各器官的影響都很大。所謂末稍循環是由深入身體各個器官及組織的微血管網所組成,主要負責輸送血液,提供神經及肌肉骨骼所需的養分以維持人體正常運作;此外也具有調節水份、體溫及調控血壓的作用。
通常末稍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除了手腳容易冰冷之外,還容易有肢端發白、麻痛、傷口難癒合的情形。嚴重末稍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除了上述情形,還可能產生跛行、周邊神經病變或等,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針對懷疑有末稍循環障礙的患者,醫師會利用「杜卜勒血流測定儀」進一步檢查,以評估局部血流狀態。
嚴重末稍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除了上述情形,還可能因此產生腦部及心血管問題、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男性性功能障礙、肌肉無力或跛行,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生活習慣太偏向靜態、抽菸、本身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是末稍血液循環不良常見原因,除了改變生活型態、戒菸、飲食控制、配合藥物治療之外,「運動」是不花錢又可有效改善的方式。
運動可以增加血流、改善循環狀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更可以避免肥胖、改善血壓、控制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拿著毛巾或是有彈性的球,抓起來,放開,每次10下,一下停留5秒鐘,是可以增加手部血液循環最簡單的運動。
依據型態,運動可以分為有氧運動、阻力運動和伸展運動。
一、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就是大家熟悉的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是能使全身微血管增加血流量的運動,一般建議每週運動3至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心跳達到(220-年齡)*0.6?0.7下∕分鐘的強度,或是運動到「可講話但不能唱歌」的微喘狀態。
二、阻力運動
阻力運動是利用沙包、彈力帶、水瓶等作為阻力來源的負重運動,能夠增加局部血流,有助改善「久坐會一直冷起來」的情形。
三、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主要針對背部、大腿、小腿等全身大肌肉群,可回復肌肉延展性、增加肌肉血流量。緩慢伸展之後,要停留在伸展狀態10~15秒,肌肉才會真正放鬆。
因此若常有雙手冰麻的現象,建議與醫師討論視需要安排相關檢查,才能夠重新有一雙溫暖的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