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8-28
- 最後登錄
- 2018-6-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
- 閱讀權限
- 10
- 文章
- 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鼻咽癌生長的部位就在鼻腔後、頭腦底下、貼近兩邊耳咽管的地方,所以會引起很多症狀。當鼻咽部的腫瘤長大時,它會堵塞鼻子,引起黏稠、有時帶血絲的鼻涕,有時腫瘤潰爛了會出血,它也會堵塞歐氏管,引起耳鳴、耳痛或重聽。
患了鼻咽癌,通常很早就有癌細胞轉移到側頸部淋巴腺,在那裡另起爐灶,長成一塊或幾塊不痛的腫瘤。
所以頸部的無痛性硬塊,也可能造成不明原因的單側頭痛,往往就是鼻咽癌的早期可疑症狀。因為長在頭腦底下,所以大了會往上發展,破壞顱底腦神經,引起眼球內斜複視、上眼臉下垂、臉部知覺麻痺等症狀,有時也會引起半邊頭痛。
這些症狀可能早出現,也可能晚出現,而且不一定都會出現。不過,有幾個症狀一起出現時,就要懷疑是不是有鼻咽癌的可能,特別是中年以後的人。
就如同其他癌症,鼻咽癌的病因,目前仍是一個謎。我們知道一個事實:生為中國人,罹患鼻咽癌的機會很大。尤其是廣東及福建的南方中國人更是好發族群。我們曾看過父子或兄弟、姊妹同時有鼻咽癌的情形。所以,遺傳可能是鼻咽癌的一個因素。
鼻咽癌的早期診斷
因為鼻咽癌的發生位置特殊,症狀複雜,所以早期診斷,有賴患者提高警覺,隨時注意下列幾點可疑症狀:
一、側頸部有逐漸增大的腫瘤或硬塊,而沒有其他病症可以解釋。
二、口鼻常滲出血,或鼻涕帶出血絲。
三、一直持續的耳鳴、耳痛或重聽。
四、鼻腔長久被堵塞。
五、原因不明的半邊頭痛。
六、無法解釋的眼球內斜、複視、上眼臉下垂,或臉部知覺麻痺。
鼻咽癌的治療方式,因鼻咽癌原發部位鄰近顱底和其他的重要器官,沒有寬廣的安全範圍可供切除,因此手術不易清除乾淨,效果並不好。
而鼻咽癌細胞又對放射線治療特別敏感,所以目前公認為最有效的療法,是用直線加速器或鈷60放射鼻咽患部的癌細胞,配合輔助性的抗癌藥物化學療法,使得治療成績達70一80%。鼻咽癌是國人的特產,台灣醫師治療此症很有心得。
對早期的病例,治療率可達80%以上,與其他癌症比較,這個結果已是相當不錯。不幸罹患,切勿消沉或是迷信偏方,應該面對疾病,接受正確治療。祇要我們大家多能早期發現,和醫師好好合作,鼻咽癌已被認為可完全治癒的病。
預防癌症方法與觀念:
防癌不外從避免高危險因子著手。這些因素概分為三類:第一類與飲食有關,例如高脂肪飲食易發乳癌、醃製食物易發胃癌、低纖維飲食易發大腸癌等。第二類與病毒有關:如肝癌與B型肝癌病毒關係密切,鼻咽癌與EBV病毒有關,子宮頸癌則與HPV病毒相關。第三種則與遺傳因子有關,如乳癌、卵巢癌、大腸癌等都有遺傳趨勢。
當然,癌症的形成往往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例如乳癌與飲食中的熱量或脂肪過高有關,但是,帶有致癌基因BRCA-1或BRCA-2的人罹患率又比常人高。
了解癌症的高危險群,從預防及早期篩檢著手,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例如三等親內有人得到癌症,就該對這種癌症特別提高警覺,定期篩檢;而一般人步入中年後,也該做例行性的癌症篩檢,目前衛生單位鼓勵進行篩檢的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及肝癌等。
癌症治療雖然近年來有許多新藥或新療法出現,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治療的基本原則,萬一發現罹患癌症,切不可諱疾忌醫,癌症治療有黃金期,錯過治療期很可能就無法治癒。其次,不要尋求偏方;現代醫學有科學基礎,有健保給付,坊間的偏方結果往往是騙人的,甚至造成身體傷害。
如果不注重健康,讓腫瘤逐漸坐大的話,癌症可能是絕症;但如果藉由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癌症將只是一般疾病,治癒並不是難事;或者,藉由藥物長期的控制,癌症可能只是一種慢性病。
資料來源:花蓮健康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