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9-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939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013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惠文中學剩食計畫 讓剩食化身續食
教育廣播電台 2017/05/24 16:07
臺中市立惠文中學成立「剩食志工團」,將營養午餐吃剩下的乾淨食物整理,提供人安基金會街友晚餐食用。發起學生拾璿佾不忍心農家辛苦栽種的食物被浪費,和好友羅仕丞一起推動「剩食計畫」,希望系統化的利用營養午餐的「剩食」變成「續食」。
才高一的拾璿佾小時候常到苗栗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起到田裡種菜,印象中的菜園,從一顆小小的種子,變成一棵棵幼苗,再長大成為一棵可供食用的菜,他說,栽種的過程真的很辛苦,讓他有了惜食的觀念。
在惠文中學,看見剩下很多的營養午餐,讓拾璿佾很不捨,找到和自己一樣喜歡拍攝紀錄片,同為覺醒團隊的羅仕丞一起進行「剩食計畫」。中午用餐過後,他們就會在學校穿堂,收集不同班級送來沒有食用的食物,由人安基金會派車帶回,並加熱,供臺中市街友食用。
圖書館主任蔡淇華是「剩食計畫」的支持者。初期的「剩食計畫」連餐桶都沒有,拾璿佾說,是蔡主任自掏腰包買了20個不鏽鋼餐桶,他引用蔡主任的話說,如果現在投資20個桶子,未來更多人願意買桶子,願意參與計畫,並且讓計畫擴散出去,這個投資很值得。蔡主任的話,感動了拾璿佾。
拾璿佾和羅仕丞兩位惠文高中高一同學,中午休息時間,為了一個惜食愛物的想法,默默的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提醒同學,盛飯盛菜時,盛自己可以吃完的量,不要盛太多,剩下的餐食可讓其他的人和自己一樣,不會餓肚子;他們也希望,更多人參與這樣的計畫,一同讓食物發揮更大的效用。
蔡淇華主任也表示,惠文高中國高中共63班,這學期一共有10班參與「剩食計畫」的試辦,下學期將有30個班級投入。而為了讓「剩食計畫」更有效率的運作,5月起,配合進行「大數據」統計,統計每天提供「續食」的種類與數量,希望將數據提供給午餐廚房,了解受學生喜愛的食物種類,做為烹調參考,另一方面也提供給人安基金會,從數據了解人安每天需要自行準備補充的餐食數量(教育廣播電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