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八仙的傳說」考證(上)(下)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USS Enterprise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6 13:56: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八仙是誰?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漢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那是酒中八仙。晉譙秀《蜀記》以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為蜀中八仙,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即鐵拐李(李鐵拐)、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故事多見於唐宋元明的文人記載,但姓名尚不固定。明朱有燉雜劇《八仙慶壽》有徐神翁,無何仙姑。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即《東遊記》),去徐神翁而易何仙姑,民間所傳八仙才固定下來。

《東遊記》傳言,鐵拐(李玄)得道,度鍾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歸途各履寶物渡海,有龍子愛藍采和所踏玉版,攝而奪之,遂大戰。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請天兵來助,後得觀音和解,乃各謝去。

八仙過海時,呂洞賓提出不得乘雲而過。於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藍采和以拍版投水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張果老、曹國舅、漢鍾離、何仙姑等分別以紙驢、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雜劇《爭玉版八仙過海》即寫此事。

下面就傳說中的有關八仙的神通拾掇如次,供讀者參閱。

一、鐵拐李

李鐵拐,或稱鐵拐李。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二引《仙縱》:鐵拐姓李,質本魁梧,早歲聞道,修真巖穴。時李老君與宛丘先生嚐降山齋,誨以道教。一日,李將赴老君之約於華山,囑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而不返,若方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病迅歸,六日化之。李至七日果歸,失魄無依,乃附以餓殍之屍而起,故其形破惡耳。此為鐵拐李形陋之一說。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點化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杖一根,」此又為一說。《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零云:「李鐵拐或雲隋時峽人,名洪水,小字拐兒,又名鐵拐。常行丐於市,人皆賤之。後以鐵拐擲空,化為龍,乘龍而去。」此可作後一說之補充。蓋以其自有「足疾」,「小字拐兒」,非因「借屍」而「跛惡」。

《辭海》採用「借屍」說,雲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肉身被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首垢面,袒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即寫其事。或由李八百屍解故事附會而成,見《宋史.陳從信傳》。

二、漢鍾離

亦稱鍾離權,明汪雲鵬《列仙全傳》云:鍾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仕漢為大將,征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數里,見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處。」揖別而去。良久,聞人語云:「此必碧眼胡人饒舌也。」一老人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漢大將軍鍾離權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真人聞而大驚,知其為異人也,乃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真人告辭出門,回顧莊居,不見其處。後遇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得長生訣;入崆峒,於紫金四皓峰居之,再得玉匣秘訣,遂仙去。宋人《宣和書譜》說,漢鍾離唐時人,與呂洞賓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則呼之為漢鍾離。

據《東遊記》載,姓鍾離名權,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昇天,度呂純陽而去。其傳聞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于先生執弟子禮。」

三、呂洞賓

呂洞賓(798-?),名巖,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或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人。《列仙全傳》卷六:呂巖,字洞賓,唐蒲州(山西永濟)人。兩舉進士不第,年六十四,游長安酒肆,見雲房先生,求度世術,雲房十試洞賓,皆心無所動。乃攜洞賓至(終南)鶴嶺,傳以上清秘訣。洞賓既得道,始游江、淮,試靈劍,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餘年,人莫識之。呂洞賓又名呂祖,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相傳洞賓有詩云:

朝游蓬島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四、張果老

亦稱張果。相傳他久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他,即佯死。後人復見其居恆州山中。唐玄宗時曾被召入宮中,演示種種法術,並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唐李冗《獨異志》卷下:玄宗朝有張果老先生者,不知歲數,出於刑州,帝迎於內,禮敬甚,問無不知者。一旦有道士葉靜能,亦多知解。玄宗問果老何人,靜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訖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許之。靜能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訖,七竅血流,偃仆於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兒多口過,不謫之,敗天地間事耳。」帝哀懇久之,果老以水噀其面,復生。其後果老辭歸邢州所隱之處,俄然不知所往。

清翟顥《通俗編》(《叢書集成初編》本)卷二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噀之,還成驢矣。」「俗言張果老倒騎驢,各傳記未雲;蓋倒騎驢,乃宋潘閬事。」明余像斗等《四遊記.東遊記》第二十回張果騎驢應召則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每倒騎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三七引《平陽府志》:「張果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世傳數百歲。嚐騎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噀之,復成驢。今五老峰有張果洞,石上驢跡宛然,相傳為異。」

相傳唐玄宗初見張果時,曾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說:「衰朽之歲,也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嗎?」 於是在殿前當眾拔去鬢髮、殘牙。玄宗驚懼,叫人扶張果去內殿休息。一會兒張果回殿,青鬢皓齒,容顏為之一新,眾人欽佩不已。於是,達官貴人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之秘訣,均被張果婉拒。



「八仙的傳說」考證(下)
五、何仙姑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十八引明陳槤《羅浮志》:「何仙姑,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後時,住雲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輕身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常往來山頂,其形如飛。每朝去暮回,持山果歸貽其母,後遂辟榖。天後遣使召赴闕,中路失之。中宗景龍中,白日昇仙。」又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四:「永州有何氏女,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饑無漏。自是能逆知人禍福,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世謂之何仙姑。」按:世傳何仙姑,紛歧無定。如:《安慶府志》謂何為鹿所產,幼棲何道人家,故以何為姓。傳說何仙姑與呂洞賓起於同時,有人又說她是呂洞賓超度的趙仙姑(姓趙名何,零陵人),是呂的弟子。

六、藍采和

南唐沈汾《續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於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餘。常醉踏歌云:

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歌詞多率爾而作,皆神仙意,人莫之測。但以錢與之,繩穿拖行,或散失亦不回顧。或見貧人即與之,或與酒家。周遊天下。人有為兒童時見者,及斑白見之,顏狀如故。後踏歌濠梁間,於酒樓上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舉,於雲中擲下靴、衫、腰帶、拍板,冉冉而去。其靴衫等旋亦失亡。」又元無名氏雜劇《漢鍾離度脫藍采和》云其為五代時藝人,名許堅。詩人元好問有「人笑藍衫似采和」詩句。

七、韓湘子

明汪雲鵬《列仙全傳》卷六云:韓湘子,字清夫,韓文公(唐散文家韓愈)之猶子(族孫)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呂洞賓),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解,來見文公,公令作詩以觀其志。詩曰:「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公曰:「子豈能奪造化耶?」公即為開樽,果成佳醞;復聚土,無何,開碧花二朵,似牡丹差大。花間擁出金字一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讀之不解其意,湘曰:「他日自驗。」後公以諫佛骨事,謫官潮州。途中遇雪,俄有一人,冒雪而來,乃湘也。曰: 「公能憶花間之句乎?」公詢其地,即藍關,嗟歎久之。曰:「吾為汝足成此詩。」即《韓集》中「一封朝奏九重天」云云。即與湘宿藍關傳舍,方信湘之不誣也。湘辭去,出藥一瓢與公御瘴毒,公愴然,曰:「此後復有相見之期乎?」湘曰:「前期未可知也。」按: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上文所述事即由此附會而來。然詩題明載韓湘為其侄孫。至開頃刻花事則本於《酉陽雜俎》卷十九〈草篇〉所記而又有所增飾。明楊爾曾有《韓湘子全傳》三十回,見孫楷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八、曹國舅

相傳曹國舅,姓曹名友,宋代人。本為國舅,因其弟仗勢作惡,恐受牽累,遂散財濟貧,入山修道。後由漢鍾離、呂洞賓引入仙班。事見《東遊記》。又說他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蟬蛻於徐州玉虛觀。或說曹國舅當系宋外戚曹佾的附會。《列仙全傳》卷七:「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也;因其弟每不法殺人後罔逃國憲,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巖,精思慕道,得遇鍾離、純陽,遂引入仙班。」而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四云:「按《宋史》慈聖光憲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卒,未嚐有成仙之事。」

自老子《道德經》傳世以來,華夏子孫聞其道而修行者極多,得道成仙者亦不少,上述「八仙」僅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只要全心修煉,一旦開功開悟,都會神通大顯的。釋迦牟尼佛的兩個弟子目犍連和蓮花色被稱作神通第一,禪宗達摩來中國時一根蘆葦渡江,杭州靈隱寺的濟公和尚可以從峨嵋山搬木頭,從井裡一根一根往上扔。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的晉人許遜(239-374),相傳於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昇。漢代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臨去時把吃剩的丹藥撒在庭院裡,雞犬吃了也一同升入仙界。「一人得道,雞犬昇天,」此之謂矣。 2010年7月南非世界盃賽,德國水族館的章魚保羅預測八次,皆一一應驗。一時間章魚保羅的神算為世人所矚目,成了媒體聚焦。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人在迷中,被假象矇蔽久矣!在大是大非面前,希望能識正邪、明是非;否則一旦真相大顯,後悔晚矣。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7 11: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