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動物奇聞] 貌似可愛柔弱實則令人生畏的動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7-26 14:59: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貌似可愛柔弱實則令人生畏的動物


一些動物有毛茸茸的面孔,膽小的個性和矮小的身材,但是你無法想像它們實際上有多危險。

一些動物在天敵面前看起來好似寡弱無力。另外一些動物則拖著笨拙的肢體,如果說它們看起來是很大的威脅,簡直讓會讓人感到荒謬。
然而,儘管它們帶有可愛、愚蠢或柔弱的外表,但是進化過程賦予了這些動物一些特殊能力,使得對待它們時得掂量掂量。因為它們是大自然的秘密忍者。


挪威旅鼠(Norwegian lemmings,拉丁學名 Lemmus lemmus)


它身長僅6英寸(155公分),身披深褐色、白色和橙色的濃密皮毛。這種小型嚙齒動物看起來胖乎乎的。冬天,它們在斯堪地那維亞北極的厚厚的積雪裏挖洞;夏天,它們在荒地上低矮的灌木叢下竄行。

挪威旅鼠以它們會通過自行跳下懸崖,進行大規模自殺的名聲而知名,雖然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在現實中,挪威旅鼠具有兇猛的生存本能和相應地兇猛態度。

面對比自己大很多倍的捕食者時,它們不會轉身逃跑。相反,這種嚙齒動物會和對手進行搏鬥,一邊發出大聲的尖叫聲,一邊向前衝刺,用尖銳的牙齒撕咬對方。在網路上能找到大量有關挪威旅鼠攻擊貓、猛禽甚至鬥牛犬這種大型犬的影片。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研究挪威旅鼠的生物學家馬爾特·安德森(Malte Andersson)說:"這種進攻性對小型捕食者來說是有效的,例如長尾賊鷗、鼬鼠、白鼬。"

由於某種原因,色彩多樣的挪威旅鼠比其他種類的旅鼠更具進攻性,如阿拉斯加發現的褐色旅鼠。安德森2015年的研究表明,挪威旅鼠獨特的白色臉頰和下巴可能是為了讓捕食者注意其主要防禦武器——牙齒——而發生的適應性進化。

安德森說:"它們兇悍的門牙是一種危險、甚至致命的武器,可以對抗小型捕食動物,如鼬鼠。他在研究過程中甚至發現自己有時候會成為旅鼠進攻的對象。如果太靠近它們,這種嚙齒動物就會朝他擺出進攻姿態。


日本陸地蝸牛(Japanese land snails)


蝸牛因其柔軟、肉質的身體而成為許多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營養豐富的零食,但硬殼為這種軟體動物提供了一定的保護。大多數蝸牛會在出現危險徵兆的第一時間縮入殼內,躲在裏面直到威脅過去。

但是遠東地區的兩種陸地蝸牛應對捕食者的態度很不一樣。

日本北海道的一種名為Karaftohelix gainesi的蝸牛(有時被稱為Ezohelix gainesi)和俄羅斯東部的名為K. selskii的蝸牛都能夠利用自身的肌肉舉起外殼搖晃,像是用一根棍子警告靠近自己的捕食者。

通常來說,甲蟲是蝸牛的天敵,但是這兩種蝸牛非但不躲到殼內,反而棒打攻擊者直至對方屈服。蝸牛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讓殼擺動近180度,把甲蟲敲到一邊。

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森井悠太在2016年描述了蝸牛的防禦機制,他說,與通過簡單的蜷縮和躲藏的蝸牛相比,這種蝸牛進化出了更寬的殼。他說:"較大的相對孔徑可能為強壯肌肉的生長創造了條件。它們可以憑借肌肉在自己柔軟的身軀周圍擺動軀殼。


懶猴(Pygmy slow loris,拉丁學名 Nycticebus pygmaeus)


又大又圓的眼睛、可愛的臉龐以及和人類相仿的手掌使懶猴成為網上最受喜愛的動物之一。因為它是夜行的小靈長類動物,所以在白天似乎變得相當溫順,它們行動起來緩慢且小心,當受到威脅時,會一動不動。

但懶猴也有一種致命武器。當受到威脅時,懶猴經常會把手臂舉高到頭頂。這絶不是投降的標誌,而是一種防守姿態,使它的一種腺體靠近嘴巴。
懶猴把腺體分泌的油與唾液相結合,產生劇毒的液體,然後將其塗抹在頭頂上,這對任何捕食者來說都是有毒物質。

懶猴也可以將毒液留在嘴裏,通過咬對方來釋放毒液。下頜前部的門牙有助於讓液體向上流動,確保毒液進入對方的傷口。

據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安妮-伊索拉·奈卡利斯(Anne-Isola Nekaris)介紹,被懶猴咬傷"非常痛苦"。"在極端情況下,被咬傷者可能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有時會導致死亡,"奈卡利斯說。

有九種已知的懶猴棲息在東南亞的森林中。小懶猴(Nycticebus pygmaeus)的毒液中已發現含有220種化合物。
所以,下一次你看到影片裏懶猴因為被挑弄而把胳膊舉到空中,要記得這說明它並不享受這種體驗:它正在等待攻擊的機會。


大熊貓(Giant panda ,拉丁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貓是野生動物保護團體的明星,原因很明顯:它們的臉很大很圓,大大的黑眼圈讓它們的眼睛看起來更大,而且富有兒童一般的好奇心。它們對吃飯的態度似乎很懶惰——坐在地上,雙腿伸直,抓一把竹子放到嘴裏嚼——讓它們看起來更加招人喜愛。

雖然它們可愛又迷人,但大熊貓仍然是熊,就像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的"功夫熊貓"一樣,不容低估。

他們下巴的周圍進化出了額外的肌肉,幫助他們嚼碎堅韌的竹子。這意味著熊貓是哺乳類食肉目中咀嚼力最強的物種之一。

他們的手掌有六個大爪子——沒錯,大熊貓有六個手指——它們非常靈巧,同時可以發出驚人的揮擊。在野外,它們喜歡吃一點肉,以補充素食。它們通常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如鼠兔。

美國史密森尼生物保護學院(Smithsonian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研究熊貓的生物學家比爾·麥克西亞(Steve McShea)說:"老獵人會把牲畜的腿骨用作誘餌,大熊貓真的會咬碎骨頭,而不只是啃啃而已。有很多報導說大熊貓衝進牲畜的圈欄,吃山羊和綿羊。"

大熊貓似乎對人類並沒有過分的進攻性,但據報導,中國自然保護區的大熊貓曾弄傷工作人員。2016年發生了一次襲擊事件,穿著大熊貓服的工人(作為熊貓凖備野化放歸的訓練計劃的一部分) —手的一部分被咬掉,雙手的骨頭破裂。

然而,大熊貓的進攻性主要是針對同類的。麥克西亞說:"在交配季節,雄性的肩部和頭部會有嚴重的咬傷,這些都來自其他雄性。最近大熊貓在中國野化放歸,導致年輕的熊貓被其他大熊貓——很可能是成年的——殺死。"

另外,2017年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此吸引人的黑白面部斑塊實際上可能是兇殘的信號。


蛇鷲(又名秘書鳥 Secretary bird ,拉丁學名 Sagittarius serpentarius)


它長著高蹺一般的腿和長長的睫毛,更不用說那可愛的頂冠,讓人很難嚴肅對待它。這種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開放的草原和熱帶草原上生活的瘦長猛禽,其踢功堪比李小龍。

根據2016年的研究,這種鳥的單次擊打可以在15毫秒內發出相當於自己體重的五倍的力量——這是我們眨眼時間的十分之一。

雖然鳥類本身的重量在3.5到4.2公斤之間,但是它們的快速連續踢腿和踩踏足以殺死蛇、蜥蜴或小型哺乳動物。

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動物生理學家史蒂夫·波圖加爾(Steve Portugal)說:"狩獵毒蛇一旦失手,後果可能是致命的,蛇鷲的踢擊需要快速而精凖的控制。我當然不想被'秘書鳥'踢到。"


英倫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4 16: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