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2-17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防病》戒菸檳、作篩檢 防口腔癌
◎記者 連翊君 2017/08/03(摘取自 台灣新生報)
為了預防及早期發現口腔癌,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供口腔癌篩檢,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有嚼檳(含已戒檳)的原住民則提早至18歲就可以接受篩檢。
國健署表示,目前每年有約90萬名民眾接受篩檢,每年可從中發現1,300位口腔癌及3,500位已有癌前病變者,效益高。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國人,遠離口腔癌三大原則:1.戒菸及檳榔;2.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3.口腔黏膜有病變要盡早接受治療。
國民健康署與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合作,針對93年至98年有接受口腔癌篩檢的233萬嚼檳或吸菸民眾,進行追蹤9年,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和死於口腔癌的風險。結果顯示若篩檢率達約5成,則篩檢組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率。
研究也發現,透過口腔癌篩檢的早期個案高達近8成,但未接受篩檢的族群早期個案比率僅3成;臨床的研究也顯示:早期口腔癌治療五年存活率可已高達7成以上,但如果延宕病情拖到第三期,存活率僅5成5。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計7千人、死亡人數約3千人;其中男性佔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
吸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很多,口腔癌患者中更有9成有嚼檳榔習慣。為了減少口腔癌的傷害,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將每年的7月27日訂為「世界抗頭頸癌日」,藉此提升民眾對口腔癌的正確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