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09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55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黴菌錯當乾癬 愈擦藥愈嚴重
●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症狀和黴菌感染很相似,臨床上常有乾癬患者將黴菌感染誤認為乾癬,自己亂買類固醇藥物擦,不僅好不了,還可能使黴菌蔓延全身,愈擦愈嚴重。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因病名中有個「癬」字,很多人光聽名字誤以為會傳染,實際上,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疾病,並不會傳染,發病時會紅、癢、脫屑,影響外觀,患者幾乎不敢穿短袖。
台北台大醫院皮膚過敏及免疫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乾癬成因未明,遺傳、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或是天氣變化、壓力等都是可能因素,症狀輕微者可抹藥控制,嚴重則可用紫外線光照療法,視情況搭配口服藥或生物製劑治療。
黃毓惠指出,很多患者第一次發現罹患乾癬,就醫治療控制病情後,後來只要出現類似乾癬症狀,就會自行買藥亂擦,但多年觀察發現,很多患者常把黴菌感染當成乾癬,擦了常用的類固醇藥物不僅好不了,還會愈擦愈嚴重。
乾癬、黴菌感染有何不同?黃毓惠解釋,「乾癬」通常是一整塊厚厚的紅腫色塊,常出現在頭皮、關節處,秋冬時節天氣乾燥、太陽少的時候特別嚴重;「黴菌感染」則是環狀中空的紅色色塊,邊邊常伴隨脫屑症狀,一旦擦了類固醇就會快速擴散,夏天天氣濕熱時是高峰期。
黃毓惠說,乾癬發病年齡非常極端,一是20到25歲年輕族群,通常是當兵、考試壓力過大而發病,另一種則好發於50到55歲中年族群,多年來很多患者嘗試各種偏方,愈試愈嚴重。
很多病友並不了解怎麼與醫師討論,黃毓惠建議,病友可利用三個小撇步來與醫師展開對話,首先可主動和醫師討論、訂定治療目標,再來問有哪些治療選擇,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最後應瞭解日常生活中有什麼需要注意,例如避免劇烈情緒起伏、過多壓力、作息不定等,培養運動及健康飲食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