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新竹「夯枷解厄」祭典遊街示眾 懺悔解厄
新竹都城隍廟今天下午4點進行一年一度的「夯枷解厄」宗教祭典,城隍爺部署陰陽司公,押解1828名自認有罪、頸套紙製三角枷的男女信眾,遊街示眾,走到北門街「北壇驛館」,脫下紙枷,再由道士按名稟報疏文,並與紙枷一起火化,完成「脫枷」儀式,象徵除罪。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城隍廟總幹事鄭耕亞等人上香祈福後展開儀式,共扶陰陽司公鑾轎出廟門,1828名夯枷信眾走在隊伍前頭,七爺、八爺步行在後,陰陽司公押陣,繞行市區,夯枷信眾向世人宣示「我有罪、我願懺悔改正」。市府並在中正路新竹州廳前路邊「奉茶」,由林智堅與民政處長張力可等人贈送冷飲給遊街信眾。
新竹都城隍爺因清光緒皇帝晉封為「威靈公」,成為省級城隍,為當今全台位階最高的城隍爺,每年農曆遶境賑孤活動盛大熱鬧,農曆七月初一的「脫枷消業植福法會」是重頭戲之一,有百年傳承,每年開放報名都是秒殺,信眾來自全台各地。
文化局說,「夯」是古字,意思是將東西扛在肩膀上,「枷」是古代押解犯人的刑具,「夯枷」就是學犯人把刑具套在脖子,希望自己背負的罪過能由陰陽司公代向城隍爺請求赦免,再由道長為夯枷信眾向城隍爺奏稟疏文除罪。
鄭耕亞說,奉旨遶境賑孤、祈求國泰民安等系列祭典活動,傳承至今已成為新竹珍貴獨特的無形文化資產。夯枷解厄儀式起源於先民犯錯想懺悔,或是之前發了願沒做到,都會在農曆7月1日到城隍廟 「夯枷」,向城隍爺贖罪,希望懺除舊業,洗面革新。去年有1600多人報名,今年再創紀錄達1828人,城隍廟怕來不及趕製紙枷,提前結束報名網址,否則人數更多。(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