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9-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12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029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抗戰英雄卓尚義 93歲大壽捐百萬助學
聯合新聞網 2017/10/02 06:00
走過戰亂時代的抗戰英雄,人稱老菩薩的醫師卓尚義,昨天歡度93歲大壽並捐贈100萬元給鄉內10所國中小學,作為教育基金,各界賢達皆出席祝壽,並祝福他與中華民國一樣松柏長青。
卓尚義數十年間助人無數,義舉善行為壽豐鄉內流傳。雖然他在服役的40餘年中一直擔任部隊醫療工作,但他依舊苦讀醫書,52歲考取醫師特考,隨即獲聘擔任榮家保健組長。然退休後深覺志學村醫療資源不足,放棄市區開業機會在志學村設立尚義診所繼續行醫救人,行醫期間對家境貧困家庭義務診治,至今仍傳為佳話,直到80歲才退休。
他長期在教育上也會盡分心力,參加祝壽活動的志學國小校長陳建明說,民國70年那時校內資源貧乏,每當舉行合唱比賽合唱團都得到其他學校借鋼琴練唱,卓醫師知道後馬上買了一架鋼琴捐給學校,每個月不僅利用薪水分期付款,更是長達好幾個月中餐僅簡單以饅頭果腹,讓師生都非常感激。
卓尚義民國13年10月出生在大陸湖南省慈利縣,生逢動亂時代,17歲那年在上學途中毅然志願加入國軍行列。卓尚義說,雖難捨離鄉之情,但是內心渴望成為英勇挺拔的軍人,便義無反顧地入對日抗戰行列。
歷經石門、直利、桃源、常德等對日戰役,然而在湖南桃源熱水坑之役時遇到最難忘的事,當時軍中痢疾傳染病大流行,造成軍中病死亡人數增加。他說,「當時軍隊中挖壕溝非為作戰,而是為避免傳染病持續蔓延。」
就在兵力減損嚴重之際,在部隊醫療工作的他接獲上級指派,以肩擔了一擔藥品,徒步由石門運送至慈利,然而日軍的猛烈攻勢下,也讓任務變得十分危險又艱鉅。
想起當時的戰況,他仍是心有餘悸,他形容,每次的砲彈打來,一陣陣的悶響伴隨著火光竄起,石子飛起半天高,許多人一瞬間就身首異處。為了躲避槍林彈雨,他只能選擇走夜路,經3天路程,終於達成任務成功將藥品送達,緩解軍隊藥品缺乏之急,因而獲得長官獎勵得到7天休假,他馬不停蹄的返家探視雙親及家人,回家2日即返回部隊,這一別竟是與父母天人永隔的思念。
然抗戰勝利他又投入國共內戰,38年追隨政府由福建平潭到達寶島台灣基隆,最後落腳花蓮大同農場,在34歲那年結婚,並育有2子5女。
卓尚義說,17歲離開大陸湖南省慈利縣的時候正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他的人生選擇在油菜花盛開的志學村落腳,走進鄉間隨處可以看見的油菜花,彷彿走進他當年站在故鄉的街頭,只是這一別竟然是70多年,故鄉的油菜花不知道是否依舊!(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