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長(十級)
君子氣質,劍蘭! “劍蘭”又叫“唐菖蒲”,學名Gladiolus spp.,就是劍的意思,因為它們的葉片呈劍型,中國人又常常稱葉片狹長的植物叫做“蘭”,所以稱之為劍蘭。 原產地 劍蘭是“鳶尾科”Ir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生在地中海至非洲一帶,兩千年前已經在歐洲有記錄。原生劍蘭有大約250個品種,其中超過20個品種來自地中海,超過150個品種來自非洲南部;隨着十七世紀的英國航海業冒起,一些南非品種的劍蘭被送到英國及歐洲其他地方去,便開始了現代劍蘭品種的發展。除了歐洲以外,在十九世紀初期,美國及加拿大也為培育新的劍蘭品種而作出種種努力;在1940年代,中國也開始引進劍蘭作為商品培育,至今幾乎在中國各省均有培植。 花農的劍蘭田 劍蘭可分為切花及園藝兩大類。切花品種多為雜交品種的“大花型報春花劍蘭”Gladiolus primulinus var. grandiflora,每株只有一枝花莖,花朵數量能達二十朵之多。 中國大陸作為切花培育的劍蘭,都是雜交劍蘭Gladiolus hybridus。香港的錦田也有人種植劍蘭作為切花出售,一般都是在秋季的九月下種,剛好能配合春節推出,一直很受歡迎;但近年懷疑因土地受到污染,以致大批劍蘭染病死亡,令花農損失。至於台灣近年開始培育花朵直徑只有六厘米的迷你品種劍蘭(Miniature Gladiolus-Grandiflorus)作為園藝花卉使用, 與大花品種不同的,除了花朵及株型較小之外,有些迷你劍蘭的花莖會有丫枝。 在歐洲常作園藝種植的劍蘭品種包括: “拜占庭劍蘭”Gladiolus communis subsp. Byzantinus又叫“羅馬唐菖蒲”,花瓣比較狹窄,因為耐寒,所以常在歐美園藝中應用。無法以種子繁殖,需在秋季種植球根,花期在春末夏初。 “野劍蘭”Gladiolus illyricus花形較小,能以種子繁殖,而且生長迅速,因而售價較便宜,但不太耐寒。 劍蘭的故事 在17世紀初葉,劍蘭還野生於非洲好望角一帶時,只有一些愛花如命的貴族太太所賞識,派人採回家居的花園栽培。1807年英國傳教士威廉·赫伯特在主教庭園內用11種野生劍蘭進行雜交,培育出3個花色漂亮的新品種。嗣後,逐步傳播到歐美各國。素有“百花王國”之稱的荷蘭,花商們優先把劍蘭推向市場,其總產量僅次於國花鬱金香。 由於劍蘭具有迷人的滋力,許多西方人士視之歡樂、喜慶、和睦的象徵,每逢婚禮、宴會或名人互訪所獻的禮花都少不了它。尤其是美國許多家庭月嚴·天天都要用來擺設。1984年美國總統裏根在結束對中國的訪問,舉行答謝宴會時,美方特地從港、穗空運110O多枝新鮮的劍蘭到北京;藉以增進宴會的熱烈氣氛。 中國是東方式插花流派的先行者。早在1599年明代袁宏道所著的《瓶史》已對插花的藝術美有過明確的論述:“插花不可大繁,亦不可太瘦(即稀疏之意),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如畫苑佈置方妙。”那時還未有劍蘭問世,但他這段說法對劍蘭插花也非常適合。據中外插花高手認爲,劍蘭不論直插,斜插,長插,短插,都會表現風韻不凡,能夠從容地由自然美昇華到藝術美。故有些專家稱讚它是插花領域裏的“萬能泰鬥”。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檢舉
回覆文章 回覆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GMT+8, 2025-8-18 04:58
手機版|SOG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