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群介紹] 賽德克族族群歷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8 01:28: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賽德克族族群歷史

      賽德克人相傳祖先是從樹根誕生的,而這個樹根長在中央山脈上的白石山上,因此被認為是族群的發祥地。而賽德克族的三群德克塔雅群(Tgdaya)、都達群(Toda)、太魯閣群(Truku)分別廬山溫泉溪南方、廬山溫泉以北一帶溪谷和靜觀地區西邊為流傳下來的起源地,向附近或是向外發展。德克塔雅群除了霧社地區及眉溪上源,也有向西邊發展,甚至有一部越過了中央山脈,來到了花蓮縣的木瓜溪流域居住,不過太魯閣群的族人早在他們來到花蓮之前,已經遷徙到立霧溪流域內生活,由於耕地的不足,太魯閣群人開始向南拓展,侵入德克塔雅群的領域,迫使族人南下尋找新耕地,至今德克達塔雅群在花蓮的居地大部分是在萬榮縣境內。

      都達群族人早期居住在盧山東邊溪岸間,但是與德克達雅群發生爭執,使得族人發生移動,向北移動到平靜台地,族人自稱道澤,而後在北發展至平和一帶,自形成一個部落集團。還有一部往更北的地方遷徙,來到花蓮縣境內的桃賽溪居住,稱為托賽群。太魯閣群原本在濁水溪上源自成一集團發展,後來人口增加,耕地漸漸不足,族人開始尋找新土地,在狩獵的途中發現東部的土地遼闊,因此逐次的遷到花蓮縣秀林鄉居住。

(以上摘自《泰雅族的文化 : 部落遷徒與拓展 》)


賽德克族群重要事件:

一、霧社事件:(發生地點:南投霧社區域)
      霧社事件的發生,其實是累積在一連串的日原衝突事件上,前因可推至1897年日人為勘查公路路線侵入霧社原住民生活領域,而遭殺害。1901年,日本巡察田邊文七率領隘勇線員670名與霧社原住民交戰,日軍被擊退,因而導致日人在1902年對霧社原住民的大規模封鎖。1914到1917年間,日人採鐵腕策略,對不願歸順原住民部落展開猛烈攻擊,原住民死傷慘重。霧社群原住民,面對日人野蠻的侵略行為,表面上被制伏,但心有不甘,伺機一決死戰。彼時,馬赫坡社的頭目莫那魯道,分別在1920年與1925年策劃兩次大規模的抗日行動,但都因消息走漏而告失敗。

      莫那魯道的第三次抗日行動,也就是霧社事件,肇因於一樁敬酒事件。1930年,馬赫坡社的一對青年結婚,日警吉村恰巧路過巡察,此時,莫那魯道的長子達達歐莫那正在殺牛,原欲把酒與吉村共飲,卻因手上染血漬而遭拒絕,兩人在拉扯在中,把酒灑在吉村的警服上,令吉村暴怒不已,以警棍毆打達達歐莫那,歐莫那與其弟巴上莫那亦不甘示弱回毆,致使吉村重傷,狼狽離去,表示要將兄弟倆送警嚴辦。

      莫那魯道乃積極策劃第三次抗日行動,表面上向吉村致歉,私底下四方奔走,招募族人,在十二社頭目中有七個部落頭目願意配合揭竿起義,並一致選定霧社運動會的舉辦日為最佳時機,時乃1930年10月27日。

      霧社事件的主要地點,是在霧社小學的運動場(時值運動大會),以及藏有大量武器、槍枝、彈藥的霧社警察分室。作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7日凌晨一時許,首先攻擊霧社山區日本警察在各社的駐在所,由200多位年輕人組成三隊,無人傷亡。第二階段,竊取武器並切斷霧社地區所有的電話線,以斷絕日人對外聯繫。第三階段,突襲運動會現場。正當會場的日本國旗升起,霧社事件剎時引爆。事先埋伏的二百多位原住民湧入運動場,將日本警察、長官們,接連在場所有日本男女老幼全數殲滅,無一倖免。霧社原住民並且守住霧社通往埔里各要道,以切斷日人退路。總計27當日,死亡人數共134名日人,26人受傷,誤殺2名漢人。

      10月28日,戰事繼續蔓延,日人緊急增援,情勢轉趨不利。10月30日,日人後援部隊抵達霧社,決定於31日鎮壓起義的原住民,格殺勿論。善於突擊戰的原住民難檔現代武器的攻擊,死傷者重,莫那魯道亦於混戰中喪命。日方久攻不下,雙方對峙,日人挫敗之餘,亦用「以蕃制蕃」策略,使親日原住民與起義原住民互相殘殺。後來,日方在總督府限期鎮壓原住民的壓力下,違反國際「禁用芥子氣彈」(yperite)的規定,造成原住民重大傷亡。芥子彈一旦擴散為毒氣,會致使皮膚潰爛,極其痛苦,被毒害的起義者不堪折磨,紛紛集體自縊。霧社事件也在達達歐莫那舉槍自盡之後,終告結束。

(以上摘自《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二、新城事件:(發生地點:花蓮縣新城鄉)
      新城事件發生的近因發生於日軍嚴重違犯族人禁忌,姦淫秀林社少女,引起部落公憤,兩位頭目率領壯丁二十名,在1896年11月某日突襲日本人,殺死「花蓮港守備隊新城監視哨之將校以下十三名軍人」(陳金田1997:31)。日軍乃出動花蓮港守備隊,並募集南勢阿美群六百人,再加軍艦一艘, 攻打外太魯閣區;太魯閣人引誘日軍進入立霧溪山谷內,由哈鹿那威(Harung Nawi)率領之太魯閣戰事伏擊奏功。此即日人所謂的「初討伐太魯閣蕃」。日軍共分四次出兵,族人依恃 熟悉高山地形善行山路之長處,居高臨下,以伏擊戰術痛擊日人,日軍傷亡無數。最後一次,當時的泰雅太魯閣群在頭目哈鹿閣‧那威的領導下,在溪畔圍困日軍, 日軍終因補給困難,傷亡慘重而屢屢逃逸。此乃「四討太魯閣蕃」。

三、太魯閣之役:(發生地點:主要在花蓮秀林鄉)
      日軍一直處心積慮想要征服太魯閣群,經過八年的偵察、 計畫、部署,終於在1914年5月23日由佐久間總督親自指揮,分東西兩路夾攻太魯閣群。當時泰雅族系的兵力包括太魯閣族800餘人,外太魯閣族約 1,000人,巴托蘭區約250人,總計太魯閣戰士約2,000人。武力裝備遠不及日軍,僅有老式獵槍、弓箭,憑藉對於地形地物的熟悉,扼守顯要,以伏 擊、突擊等戰術對抗日軍優勢的戰鬥部隊。日人多路包抄夾擊,步步為營、蠶食鯨吞,歷時三個月的激戰,最後終因武器懸殊,資源匱乏、後繼無援,終至棄械投降。

四、人止關事件(發生地點:南投霧社區域)
      1902年,台灣平地的抗日事件大勢抵定,日人開始積極整頓霧社地區原住民事務,再次派警備隊強行進入霧社山區。 日本警備隊在人止關時開槍掃射示好的Tgdaya德克塔雅人,引起激戰,又因人止關地勢顯要,易守難攻,日人不熟悉地形,死傷慘重,節節敗退,史稱「人止關之役」。

五、姊妹原事件(發生地點:南投霧社區域)
      姊妹原曾發現曲冰史前遺址,現今為曲冰舊部落遺址。人止關事件之後,日人對原住民實施經濟封鎖,徹底斷絕 Tgdaya群派出埔里交易火藥、鹽巴的可能,另一方面則利用平埔族、布農族誘使Tgdaya至兩族交界的姊妹原進行交易。結果Tgdaya群派出百名勇士赴約,干卓萬社布農族以酒食宴請Tgdaya人,並在其勸說下卸下武裝,僅有部分族人因到不同Gaya的地方而不願繳械。下午三點左右,一位疑似布農頭目的長者一聲令下發動布農族人持番刀發動攻擊,屋內所有的Tgdaya勇士因缺乏武器而多數遇害,史稱「姊妹原事件」,文獻記載時間是明治36年 (1903)十月五日。這次事件中的布農族人只是被日人利用的計謀而已經過這次事件後的Tgdaya群元氣大傷,勢力銳減,無力反抗日人的入侵。姊妹原事件的影響鉅大,直接影響到Tgdaya對日本的無條件歸順,進而影響到27年後的霧社事件。

參考資料

‧《從杜魯灣東遷花蓮Tgdaya部落生命史》,簡鴻模著,台北市:永望文化,2005。

‧《中原部落生命史》,簡鴻模、依婉‧貝林合著,台北市:永望文化,2003。

‧《清流部落生命史》,簡鴻模、依婉‧貝林、郭明正合著,台北市:永望文化,2002。

‧《Alang Baiqe(眉溪部落)生命史》,簡鴻模、依婉‧貝林合著,台北市 : 永望文化,2002。

‧《泰雅族的文化 : 部落遷徒與拓展》,廖守臣,臺北市 :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

‧《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施正鋒、許世楷、Yabu Syat主編,臺北市 : 前衛,2001。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陳金田譯,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26 21: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