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食道弛緩不能症害婦人變紙片人
台中市48歲吳姓女子,半年來感覺吞嚥、喝水都不太順暢,每次吃飯時總覺得食物積在胸口,平躺休息時還會引發胃酸逆流情況,讓她嚴重暴瘦到體重只剩39公斤,就醫檢查才知是「食道弛緩不能症」,施行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後,終於能暢快吃飯。
「連吃飯都覺得痛苦!」吳女說,今年七月間開始感覺吃飯吞嚥時有些困難,必須配水才能將食物吞下,原以為是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導致,但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吃一口飯必須配一杯水」,感覺人生變黑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政國指出,吳女身高156公分,到醫院就診時體重只剩下39公斤,經食道攝影檢查發現她食道與胃交界處呈鳥嘴狀,診斷為「食道弛緩不能症」,透過切開時到肌肉治療,隔天即可順利進食。
陳政國強調,每20萬人約有1至2人可能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此病症好發於30至50歲民眾,主因患者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進而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通常會伴隨胸痛、胃酸逆流或嘔吐、營養不良等情況。
目前吳女恢復良好,但醫師提醒,因食道內黏膜與肌肉需要時間復原,術後應少量多餐、小口進食並先吃流質、軟爛食物,讓腸胃能慢慢適應。
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