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沉默的疾病! 肺腺癌第4期竟無「肺部症狀」
肺腺癌第4期,竟無任何「肺部症狀」!72歲的沈伯伯,日前因骨頭痠痛、沒食慾、體重減輕等症狀就醫,確診肺腺癌第4期,先經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但1年後仍產生抗藥性,經評估後,開始接受第2線的第3代標靶藥物,至今15個月病情穩定,生活一切可自理。根據國際研究,第3代標靶藥物的無惡化存活期超過10個月,比化療多出6個月,提供患者多一種治療選擇。
我國每年新增1萬多名肺癌患者,當中約9成為「非吸菸」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當中又以肺腺癌最常見、佔比約高達7成。收治上述病例的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人華說,確診肺腺癌晚期的病人,絕大多數合併體內EGFR(表皮生長基因受體)基因突變,面對這類型的病人,有3種標靶藥物提供作為第1線的治療,平均存活期則可達到2年。
然而,接受第1線標靶藥物的癌友,約在10~13個月後會出現抗藥性,一大因素是病人體內再次有基因突變(T790M),此時患者只能選擇化療或第3代的標靶藥物;葉人華說,根據國外臨床試驗,對照化療和第3代標靶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分別為半年和9~13個月,疾病反應率則約4成和7成,相差均來到1倍。
本身為肺腺癌第4期、又為EGFR基因突變的病友沈伯伯,經1年多的第1線標靶藥物治療,病況一度穩定,但在1年後出現抗藥性,經評估後,於去年9月開始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至今15個月病情穩定,骨轉移病灶也得到改善,生活一切皆可自理。
葉人華說,第3代標靶藥物目前已在國內獲得藥證,目前適用於第2線的療程,讓患者有多一種治療選擇。而根據最新發表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的研究指出,若將該藥物提早放到第一線來使用,相較於當前的第一線標靶藥物,副作用更少,抗藥性也晚了8.7個月才出現、來到18.9個月。
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