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正信的佛法(十六)
由初信、正信、深信,達到證信,「證」就是成道證果。如果能依此四個層次來做人處事,便不會虛度此生。
一個人活得再長久,終將化為塵土一坏。由此觀察,人實在十分渺小、卑微,就算家財萬貫、名盛於世、事業如日中天,臨命終時,一切都無法帶走,就連至親的親眷也愛莫能助。然而,如果明白佛法的意義,體悟到這念心性,就能領略生命無窮盡的意義與價值。
佛法所說的這念心在哪裏?舉例來說,敲木魚時,能聽見木魚聲;不敲木魚時,也能知道沒有發出聲音。無論有聲、無聲,能聽的這念心始終存在,不隨著境界而生滅,這就是我們的真生命。《楞嚴經》耳根圓通章,教導學人依耳根來修行,返聞聞自性。如果能聽的這念覺性常存,功夫日益加深,心逐漸安定、寧靜,身心便能得到的喜悅與自在。
世人拼命追逐聲色名利,認為這些是真正的幸福。但是,以佛法的角度而言,除了這些聲色塵境,我們自心還有一個寶藏,是始終存在,只是自己迷惑不識。這念心能內照,保持平靜、清涼與自在,便是最高的富貴與寶藏。明白此理,人生便找到一條真正光明的大道。(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