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膠囊式心律調節器30分鐘植入 高齡患者「心」選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23 10:45: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膠囊式心律調節器30分鐘植入 高齡患者「心」選擇





88歲的徐先生患有心房纖維顫動及心室心搏過緩,日前因暈眩緊急趕赴北醫就醫,經評估後,醫師使用僅約五元硬幣大小的「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並搭配微創手術,在病患完全清醒狀況下執行手術,僅花30分鐘就完成植入,徐先生術後兩天即出院,重拾健康生活。

北醫心臟內科黃群耀主任表示,徐先生因暈眩、嘔吐到急診求診,診斷後發現除了有硬腦膜下出血症狀,還合併有心搏過緩的狀況,部分時段心跳更降至僅每分鐘30下,與正常人心跳每分鐘50至100下相比明顯偏低,另外,徐先生還出現及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經評估後,醫護團隊決定先為徐先生植入暫時性心律調節器進行觀察。

黃群耀指出,考慮徐先生年事已高,且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心房纖維顫動的病史,長期使用抗凝血劑,傳統手術風險過高,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手術在病患清醒狀況下執行,在病患右側鼠蹊部切開一個不到1公分的切口,將右心導管深入心臟中,並將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置放至右心室側心室中膈的適當位置,歷時僅約30分鐘。

黃群耀強調,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體積只有0.8 cc ,現今傳統約12.7cc,手術傷口也僅有1公分,傳統則約3至4公分;一般傳統心律調節器術後限制較多,例如術後1至2周禁止手臂高舉過肩及手臂過度活動,甚至須長期避免左手臂過度揮動,與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相比,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具有恢復期快、癒後限制少等優點外,術後平躺6小時就可以起身並進食,2天後即可出院,也沒有一些動作上的限制,可提供更好的癒後生活品質。

不過,現行的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只有心室單腔型的設計,所以無法全面取代所有形式的永久植入性節律器,而這項技術及器材也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病患需自費35~45萬元。


中時電子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公平正義世間有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19: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