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慎選含防腐劑化粧品
您知道化粧品也會變質、腐敗嗎?因化粧品直接接觸皮膚,所含成分可能有防腐劑因而刺激皮膚或導致過敏,安全性已成為多方關注議題,雖然相關資訊管道多元,卻眾說紛紜,消費者亟需建立正確觀念。
化粧品為產生清潔、滋潤效果,多由高比例之水、油脂,輔以界面活性劑及其他成分組成,水及油脂與空氣接觸,微生物(細菌、黴菌)滋生機會大大增加,且多數產品不會一次用完,開封後久置,與空氣的接觸時間增加,微生物更容易生長,造成混濁等外觀變化或腐敗。如何抑制微生物生長,維持產品品質及延長保存期,是化粧品生產製造時的重要考量;部分化粧品常見之Ethanol (乙醇)、Caprylyl Glycol(辛乙二醇)、Ethylhexyl glycerin(乙基己基甘油)等成分,本身亦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效果,可減少防腐劑的用量,在化粧品屬於多用途成分。
化粧品為產生清潔、滋潤效果,多由高比例之水、油脂,輔以界面活性劑及其他成分組成,水及油脂與空氣接觸,微生物(細菌、黴菌)滋生機會大大增加,且多數產品不會一次用完,開封後久置,與空氣的接觸時間增加,微生物更容易生長,造成混濁等外觀變化或腐敗。如何抑制微生物生長,維持產品品質及延長保存期,是化粧品生產製造時的重要考量;部分化粧品常見之Ethanol (乙醇)、Caprylyl Glycol(辛乙二醇)、Ethylhexyl glycerin(乙基己基甘油)等成分,本身亦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效果,可減少防腐劑的用量,在化粧品屬於多用途成分。
按現行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之「化粧品中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可使用於化粧品之防腐劑共計47項,例如常見之Paraben類 (Parahydroxybenzoic acid esters,總限量1%)、Benzoic acid(苯甲酸,限量0.2%)、Salicylic acid(水楊酸,限量0.2%)、Chlorphenesin(氯苯甘醚,限量0.3%)、Sorbic acid and its salts(山梨酸及其鹽類,限量0.5%)等訂有使用限量外;部分成分因刺激或致敏性較強,而限縮可使用之產品類型,如Methylisothiazolinone (甲基異噻唑啉酮)及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 (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等,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其他允許使用之防腐劑,添加量在法規限量以下,只要依照產品標示使用方式,基本上都是安全無虞的;另外,食藥署為與國際接軌,已於2017年2月15日預告修正「化粧品中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將允許用於化粧品之防腐劑成分增至69項,並限縮部分成分法定限量,該公告預計於2018年4月1日實施。
為確保消費者使用化粧品之衛生安全,食藥署每年均監控市售化粧品添加之防腐劑種類,以及用量是否與標示及法定限量相符。消費者購買化粧品時,應慎選來源清楚、有完整標示的產品,勿購買來源不明及標示不清之產品。對於防腐劑,可依「化粧品中防腐劑成分使用及限量規定基準表」(路徑:食藥署首頁 > 業務專區 > 化粧品 > 化粧品相關法規 > 相關法規),檢視產品內含之防腐劑種類;另外使用產品前,應先評估自身體質及肌膚狀況,選擇適當產品或請教專業人士後再行使用,不可輕信誇大之廣告宣稱。
如果您在選購及使用化粧品時,發現產品標示不全、甚至使用後產生不良反應時,可至食藥署「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或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6401。
食品藥物安全週報第63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