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平埔族群物質文化
衣飾文化
平埔族人的衣著原本相當簡單,尤其在較炎熱的南部,夏天時男性幾乎是全裸的,女性也只有在私處圍上一塊布;冬天時則以鹿皮為衣,或以「番毯」禦寒,上衣、腰裙、頭巾等衣飾的出現應該是後來與漢人接觸越甚頻繁,交換更多部落之後,衣飾才逐漸多樣。
◎上衣 平埔族人不分男女都穿「籠仔」,是一種無袖、無領、無扣、對襟的短上衣,以兩幅布縫在背後及腋下兩側。這種上衣很短,大約只到肚臍,男女衣的差別只在於女衣上會以有顏色的線織上裝飾性的花紋。
◎裹腿布 裹腿是以青布或烏布,把膝蓋到足踝之間包起來,因為平埔族婦女必須從事大量的戶外勞動,為了保護小腿的安全,所以用布將它裹起來,大部分原住民婦女也有裹腿的習慣。
◎裝飾品 平埔族的飾品多使用瑪瑙珠、螺錢、牙堵及各種不知名的珠飾,每種飾物體積都很大。掛在項上或耳上都顯得頗為巨大,平埔族人認為如此才是美。在屏東平原上的平埔族人更有喜帶花和插羽毛的習俗。宜蘭地區因為產金,所以平埔族人的飾品也盛行金鯉魚。未婚少年男子(麻達)在遞送公文時,還在腰間繫上鐵片以發出聲響,一方面可由聲音大小來顯示男子行走的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嚇鬼。
西拉雅族
結婚禮服 西拉雅族女性的結婚禮服是一件短到腰身以上的紅色毛衣,袖口的地方縫有藍布帶狀的棉布條,袖子特別長所以穿的時候要將袖口往上二折。下半身是長裙,沒有摺線,腰帶上鑲滿嵌有玉的金飾,首飾則以色澤美麗的瑪瑙穿線串製而成。
花環 花環是西拉雅族人舉行祭典時,參與儀式的人必須配帶的裝飾物。以甘蔗葉為材料,上面綴上澤蘭葉、圓仔花,因此俗稱圓仔花環。
參考資料:
‧《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劉還月、李易蓉作,臺北市:原民文化,2001。
‧《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陳柔森主編;葉婉其翻譯;李易蓉編輯、導讀、註解,臺北市:原民文化發行;臺北縣中和市:吳氏圖書總經銷,1999。
工藝文化
平埔族人的傳統建築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相當密切,由於北部的氣候適合樹木生長,因此居住在北部地區的平埔族人多以木材當作主要建材;南部的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不但以竹子作為主要建材,日常生活用品也多取材自竹子。中部地區則地處兩種環境的過渡地帶,因此兼以竹子跟木材當做建材。
*Pazeh巴宰族─漁撈工具
巴宰族人用細竹片條一上一下交疊重複且加以收緊,避免留下空隙。現今族中仍有耆老能夠準確又快速地進行竹編的工作。在所有漁撈工作中體積最大的簍應該是鰻笱,形狀如長梭的笱,長約230公分,入口圓周長55公分,中端圓周長約95公分,尾端圓周長則有15公分。
*凱達格蘭族─獨木舟(Mao─ao)
Mao─ao就是獨木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艋舺」,指的是除了主船之外,兩側連著了艘小船的船。
*弓琴
弓琴是平埔族年輕男女傳情達意的工具,以小竹子彎成弓形,以能發出聲音的絲線或木皮為弦,使用時將弓的一端抵在嘴巴,左手握住弓的另一端,然後以右手的食指與姆指撥弄弦,奏出聲音。
*竹、木雕版
平埔族人的雕刻,嚴格來說並不多見,藏館於台大人類學成列室裡的凱達格蘭族木雕版,原本是家屋樑柱裝飾的木雕版,上面刻有族群的幾何圖案,還有盛裝的凱達格蘭人族的男女圖像,以及鹿與狩獵的圖案。南部的西拉雅族也會在竹器或竹製的樂器上雕刻祖靈、梅花鹿等等圖像。
*霞藍
霞藍是以竹篾編成的圓形籃子,小的可以容納一、兩斗,大的據說可以容納三、四石。平埔族人並沒有可以測量容量的工具,因此常以霞藍做為測量的工具。
參考資料:
‧《巴宰族印象:平埔的珍珠》,徐永欣總編輯,苗栗縣三義鄉: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2006。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臺北市:遠流,1996。
‧《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劉還月、李易蓉作,臺北市:原民文化,2001。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