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生命的源泉──中道思想的介說(六)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29 01:42: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生命的源泉──中道思想的介說(六)

  這念心,人人本具。若要契悟,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就是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因為想過去,這念心就攀緣過去:例如想到過去的成功、美滿,而現在什麼都沒有,心當中可能會產生悲哀的感受;如果是想到過去吃的種種苦頭、承受的種種打擊,可能又會傷心、掉淚。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無論是好、壞、成、敗,或者是喜、怒、哀、樂,都已經過去,再想也沒有用。

我們不但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因為未來的事情還沒有到,想多了也是一個夢境,幻化不實,令人徒生歡喜或煩惱,所以未來心也不可得。為什麼現在心也不可得?因為我們認為是現在,現在馬上又成為過去。舉例來說,早上起床是一個心,我們以為「起床」這個心是實在的;起床以後穿衣服,起床的這個心消失了,穿衣服的這個心又現前了。穿衣服的這個心是自己嗎?不是的。穿了衣服馬上又要漱口、洗臉,穿衣服的這個心成了過去,漱口洗臉的這個心又現前了。依此類推,柴米油鹽、上班下班,都是這念心的生滅,所以現在心也不可得。

既然現在心是生滅,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三心皆了不可得。假使我們這念心達到這個境界,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念心就是我們常住不滅的真心。(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7 03: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