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突發性耳聾 兩週內速就醫
30歲的小羽(化名)通勤上班或休閒讀書時,總喜歡戴著耳機聆聽音樂,這一天她搭上公車,戴耳機要聽音樂,卻發現右耳耳機的聲音好小,原本以為是耳機壞了。
上班後,隔壁同事一直抱怨小羽都沒注意她講話,要叫2、3次才會回應!回到家後,小羽發現手機聲音好像也變小了,而且安靜時還會覺得右耳耳鳴,但把手機換到左邊聽,聲音卻又很清晰。小羽這時才發現右耳聽不見了!
前往診所檢查,發現沒有耳膜破裂或是耳道異物塞住的狀況,趕緊再到醫院就診。經過聽力檢查發現,右耳有50分貝的聽力缺失,診斷為右耳突發性耳聾。經過口服藥物治療和靜脈注射血管擴張劑治療後,小羽終於恢復聽力,耳朵的悶脹感與耳鳴也消失不見了。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大多發生在流行感冒盛行的秋冬季節。男女比例相當,以40-60歲的人為大宗,小朋友和老年人也會發生,但是年紀越小或是越年老發生時,聽力恢復的能力越差。
◎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還不太確定,醫學界主要有3個假說:
●病人感染病毒後,這些病原體在宿主身體虛弱時,又伺機去侵犯耳神經,造成耳神經傷害。
●病人供應內耳營養的血管出了問題,可能是血流不通或是阻塞,影響聽覺。
●病患體內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免疫細胞破壞內耳細胞造成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如果超過兩週才治療,或是一開始聽力損失超過90分貝,通常治療效果都不好。目前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口服高劑量類固醇,可能會搭配一些血管擴張劑或是高壓氧治療(如圖)作輔助。
如果病人有不適合口服類固醇的情況,如糖尿病、青光眼或是胃潰瘍等,可以改用耳內注射類固醇治療,兩者的效果一致。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聽力障礙都是突發性耳聾,像是兒童很常見因為中耳炎造成中耳腔積水,成年人有可能因為鼻咽癌壓迫到耳咽管造成中耳腔積水,老年人因為慢性中耳炎造成耳膜破裂,這些都會影響到聽力傳導,而產生聽力障礙。
當出現聽不見的時候,不要驚慌,趕緊去耳鼻喉科求診,讓醫師幫忙找出問題,早期治療,早日康復。(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