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7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揪出阿茲海默症,香港研發「花青素化合物」檢測
別讓記憶說再見!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統計,至2016年全世界已有超過4,800萬失智症患者,其中以阿茲海默症類型患者人數最多;正當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的罹病人數隨著高齡化社會發展急遽成長之際,香港浸會大學剛發表的多功能「花青素化合物」,不但能準確檢測阿茲海默症,未來並有潛力發展成治療這疾病的藥物。
至2016年全世界已有超過4,800萬失智症患者,其中以阿茲海默症類型患者人數最多。
「花青素化合物」能準確檢測阿茲海默症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失智症照護顧問、長期投入關懷失智症社會工作,最近新出版一本《別讓記憶說再見》的伊佳奇表示,阿茲海默症受到影響的個人、家庭及社會愈來愈大,醫療界卻遲遲無法研發出藥物來治癒時,醫療科技朝向早期檢測診斷的方向;非侵入性、快速、價廉的檢測方式已成為各國研發重點,香港浸會大學剛發表的多功能「花青素化合物」,不但吻合這幾項,有助進一步了解發病的機理,有潛力發展成治療這疾病的藥物。
伊佳奇表示,為能改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照護品質,除朝向非藥物療法生活方式進行照護,推動失智症友善社區,目前醫療科技是以早期檢測診斷為重要發展方向,經由改變生活方式以延緩病程的惡化。
在這本剛出版的失智症書籍中,伊佳奇匯整全球醫療科技界對於早期檢測的方法,從需要抽脊髓等侵入性、費時、昂貴的檢測方式到目前非侵入性、快速、價廉的檢測方式,可讓民眾瞭解並選擇。早期檢測與正確的診斷是一方向,但更重要的確診之後的生活照護才是重點所在。
阿茲海默症受到影響的個人、家庭及社會愈來愈大,醫療科技朝向早期檢測診斷的方向。
伊佳奇表示,在台灣,台大神經神經部醫師是以血液篩檢早期阿茲海默症,這項研究的合作廠商表示,預計檢測方式正式量產後,每次診療費用約新台幣一萬多元。但根據香港浸大這項新的研究成果,結合創新的「花青素化合物」於納米檢測平台上,能定量追蹤人類體液(如腦脊液、血清、唾沫、尿液)中所存在的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質生物標記物,準確檢測阿茲海默症,而且檢測成本低、速度快、靈敏度高。
「花青素化合物」未來有機會發展為藥物
這項研究另一重要成果是,「花青素化合物」可作為顯影劑,追蹤和檢測患者體內的病變過程,有助進一步了解發病的機理,有極大潛力發展成治療該症的藥物。檢測費用從港幣6元到27元(約新台幣23到102元)不等。
伊佳奇表示,這費用非但比台灣研究團隊為低,也遠比歐美日目前所需的檢測費用低,目前所使用酵素連結免疫分析法(ELISA)來檢測腦脊髓液中類澱粉蛋白或濤蛋白的含量,準確性高達8成以上。
但是,伊佳奇也提醒,這項研究的生物標記仍是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質「β-澱粉樣肽」、「tau」和「p-tau」三種為主,倘若受測者已是罹患其他類型的失智症,譬如:額顳葉失智症或是路易氏體失智症,極有可能無法檢測出。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564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