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只有腎毒性 長庚研究:台人8成肝癌是馬兜鈴酸造成
肝癌是台灣非常常見的癌症,長庚醫院和新加坡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名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名患者的肝癌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顯示台灣大多數的肝癌發生可能和食入「馬兜鈴酸」有關。
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有含馬兜鈴酸,曾被廣泛地作為中草藥,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及致癌性,並與泌尿道及膀胱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衛生署早已禁止相關中草藥販售、使用。
長庚研究團隊除了利用基因定序外,再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了全球近1400個肝癌,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更進一步以小老鼠證實,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的基因突變物質中最強的,並高於尼古丁及紫外線等。
在台灣及歐美各國,含高量馬兜鈴酸的植物,如青木香、廣防己、關本通、馬兜鈴及天仙籐,已被禁用。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說,目前台灣合格中醫和中藥行,已不會再有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但像中國沒有禁止,許多民眾若到中國恐仍買得到,呼籲民眾到中國等地不要亂買藥材。
謝森用說,這些個案是從1998到2013年間,年齡約50歲到80歲的患者,他認為,這些患者應是在古早時有食用過馬兜鈴酸。
謝森永提醒,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高達近8成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患,可能使用過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疑和肝癌的發生有關。
謝森永說,藉此研究結果提醒肝病患者小心用藥,對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患,建議應定期就醫,並遵從醫師處方,且找合格的中醫師診治,千萬不可誤信偏方。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