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象二十八宿
《繫辭上傳》中,有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兩儀,意為陰陽,生四象,即少陽、老陽、少陰、老陰。
所謂四象,也可理解為四時,在秦漢以後逐漸更與天上星象相聯。《易乾鑿度》中,以“四時”比附“四象”:“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節,故生四時。”四象,即春夏秋冬。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分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在四象觀念的形成較早,應出現于戰國初期。
張衡在《靈憲》中有載:“蒼龍連蜷于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漢代緯書《尚書考靈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氣,萬物之精也。故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龍,曰‘左青龍’。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其形如鶉鳥,曰‘前朱雀’。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龜蛇,曰‘後玄武’。”
道教後期將四象逐漸人格化,《雲笈七簽》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稱:“甲從官陽神也,角星神主之,陽神九人,姓賓名遠生,衣綠玄單衣,角星宿主之。乙從官陰神也,亢星神主之,陰神四人,姓扶名司馬,馬頭赤身,衣赤緹單衣,帶劍,亢星神主之。”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