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髖關節骨折 新手術傷口小、恢復更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2 07:33: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記者 林奐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0歲的黃女士是高血壓患者,停機車時不穩跌倒,被機車壓到左側髖部,導致疼痛、不良於行,送急診救治後,經身體理學檢查及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股骨頸骨折。經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半髖關節置換後恢復良好,術後第2天即可持助行器下床走路,並於術後第5天出院,後續追蹤恢復穩定。
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 術後傷口更小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一般骨科主任黃柏昌說明,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成為治療嚴重髖關節退化或骨折的有效且成熟的治療方法。近年來經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指利用闊筋膜張肌和縫匠肌的間隙進入髖關節,對入路周圍的肌肉沒有切開損傷。此新式手術方式比例逐年上升,有別以往傳統人工髖關節入路,破壞的組織肌肉少、術後疼痛更輕、術後早期恢復快速。

此手術方式,術中失血量、術後需輸血的比例都較傳統手術低,脫臼的機率也較低。直接前側入路病人採平躺姿勢,可以精準直接量測髖關節置換後的兩腳長度,避免長短腿的問題,傷口也較小。術後可以早點行走、進行日常生活功能復健,有效預防長期臥床導致的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靜脈血栓風險及肺栓塞等潛在風險,且能有效減少嗎啡類止痛藥劑用量,並且縮短住院時間。

有股外側皮神經損傷、術中周圍骨折風險

黃柏昌主任提醒,任何手術都存在風險,直接前側入路手術需注意股外側皮神經損傷、術中人工關節周圍骨折等風險。股外側皮神經損傷表現為暫時性大腿前側麻木,能夠治療恢復。術中人工關節周圍骨折機率約1.7%,好發於股骨大轉子。發生的病人多數不影響術後功能,僅極少數病人會合併脫臼。

可採用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疾病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60歲以上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晚期髖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各種原因導致的髖關節僵直或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腫瘤性疾病等。直接前側入路(全/半)髖關節置換手術,已成為治療髖關節疾病先進有效的技術,造福更多髖關節疾病的病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8-1-12 21:01:10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2: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