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別小看腸內菌對健康影響!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2 08:04: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別小看腸內菌對健康影響!
小鼠實驗:改變腸內菌叢,也會改變個性


近年來,腸內菌叢的研究逐漸受到矚目。所謂的腸內菌叢,指的是腸道內,包括各種好菌、壞菌,共100兆個以上的細菌所組成的群集。最新研究指出,腸內菌叢不只與排便有關,也和我們的健康、外表,甚至是大腦、心理層面等息息相關。



研究發現,腸內細菌可決定個體容易肥胖或容易變瘦。也有人嘗試所謂的「糞便移植療法」將健康個體的腸內細菌,移植到疾病患者體內,得到了超乎意料地效果。這些衝擊性的實驗結果都一個個的出現。

2015年2月,日本NHK播放了特別節目《揭開腸內菌叢之謎!令人驚奇的細菌》(腸內フローラ 解明!驚異の細菌パワー),這個節目引起了相當大的迴響,而其內容也相當有趣。

節目中介紹,腸內菌叢可能會左右人的個性,並介紹了一項實驗。進行實驗的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助理教授,Premysl Bercik博士。

實驗中,Bercik博士將個性活潑的老鼠與個性膽小的老鼠的腸內菌叢交換。實驗結果顯示,原本活潑的老鼠,在移植了膽小老鼠的腸內菌叢後,警戒心提高了;另一方面,原本膽小的老鼠,在移植了活潑老鼠的腸內菌叢後,警戒心降低了。Bercik博士自己原本也不相信這樣的結果,於是拜託其他研究者做相同的實驗,看結果是否一致。最後才確認「腸內菌叢可改變個性」此一結論。



除了這個實驗,還有各式各樣的實驗也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如自閉症(缺乏與他人交流能力的一種心理疾病)與腸內菌叢有關;腸內菌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亦可能使人失去感性;隨著腸內菌叢的不同,人們對壓力的感覺也有所不同等等。

我想,如果腸內菌叢有可能影響大腦、感性、性情,那麼改變腸內環境,或許對治療心理疾病能有些幫助。

我常說「大便等於抒發心情」。就像吃了飯就需要大便一樣,經過一整天拉哩拉雜的事情之後,也會累積許多「心理上的糞便」。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如果不適時排除這些廢物,便會逐漸累積起來。容易累積壓力的人,常不曉得該如何適時抒發。這些人在累積壓力的同時,心理也會逐漸失衡,而且這些人也會有便祕的傾向。

指導我進行「坐禪斷食」的師父野口法藏老師曾說過:「如果一直累積情感上的廢物,容易造成便祕」。中文中也有許多如「滿肚子火」「滿腹辛酸」「滿腹委屈」等,與「肚子」相關的情感用語。由此可看出,腸胃與人的情感有著密切的關係。

你有沒有因為緊張而肚子痛的經驗呢?我有一位20多歲的女性病患,經歷過精神上的衝擊之後,一直為恐慌症與過敏性腸症候群所苦。與人接觸時會緊張而產生便意,因此外出前完全不敢吃任何食物。搭電車時由於擔心自己途中會想上廁所而難以處理,所以只敢搭每站都停的普通車。



不過,她接受心理諮商等以安定精神為主的治療後,就擺脫了負面感情的影響,恐慌症也不再發作。同時,過敏性腸症候群也有所改善。這足以證明腸道與心理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有些個案如同上述的女性病患一樣,靠著控制負面感情,使腸道疾病得以好轉,而有些個案則剛好相反。前述的Bercik博士正埋首於改變腸內菌叢以治療憂鬱症的臨床研究。雖然現在仍在資料分析的階段,但隱約可看出些眉目。或許有一天,臨床現場真的能看到以腸內細菌來治療心理疾病。

這類治療方式要實際應用在臨床上,或許還有一段路要走。然而斷食之後便能改變腸內環境,這倒是確定的。在第四章會提到一個個案,靠著斷食治好了重度思覺失調症*。由這個病例可以看出,改變腸道環境,排出腸內多餘的東西,可讓人放下負面感情,使精神層面恢復安定。

除了影響腸內細菌,斷食可使精神恢復安定的理由還有一個,那就是使血清素這種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充足。這也與斷食能使腸道恢復健康有關。

血清素與心理層面的安定有關,像憂鬱症患者的血清素分泌量就很少。體內的血清素有90%儲存在小腸黏膜上的嗜鉻細胞。腸道恢復健康後,血清素的前驅物,一種稱作色胺酸的胺基酸便容易被腸道吸收,並分泌大量血清素儲存在小腸。

同時,人體合成神經傳遞物質時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群,斷食後也較容易被腸道吸收,讓促進人們奮起努力的多巴胺,以及可穩定人心神的血清素能達到平衡。

腸道狀態穩定時,整體的營養與激素可達到平衡,精神狀態也能穩定下來。

世茂出版《防彈斷食:跟著醫師週末斷食,排毒養生更健康》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2/564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2: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