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驚!空污竟然還會傷眼 恐使眼睛老化30歲
空污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讓高雄地區到處霧茫茫,國軍左營總醫院副院長洪啟庭發現眼科門診飛蚊症患者同時間內激增約3成,懷疑與PM2.5毒害有關。玻璃體液化是飛蚊症主因,醫師團隊進行動物實驗,初步實驗結果是目前全球首次發現,高PM2.5暴露下眼睛玻璃體竟會老化30年,且明顯誘使玻璃體液化現象,亦即飛蚊症容易形成與增加。
國軍左營總醫院副院長洪啟庭說,PM2.5不但影響呼吸道之外,高屏這2個月空污嚴重時,過敏性結膜炎病例約增4成,眼結石患者也增3成,未料飛蚊症病人竟也增3成左右。洪啟庭進一步解釋,造成飛蚊症的主因是眼睛老化造成,但最近收治的不少年僅20多歲的飛蚊症患者,因玻璃體液化時間來得太早,讓他因而懷疑與PM2.5有關,因此展開深入研究。
為了研究PM2.5到底對眼睛有沒有害,洪啟庭團隊以大白鼠作實驗,模擬人類眼球玻璃體。到高雄苓雅、左營等空污紫爆地區蒐集空氣粉塵,經純化後得到pm2.5之微粒,加上生理食鹽水注入大白鼠眼內,模擬暴露於高濃度PM2.5中,1個月後和眼部未注入PM2.5的鼠隻對照組做比較,實驗老鼠玻璃體老化了30年明顯液化50%。
由此實驗結果推估人類接觸 PM2.5後,其會經由眼睛(直接外界接觸)或血流到達眼內玻璃體,當內部之膠質與純化之PM2.5 交互作用後,容易產生玻璃體液化現象,此時飛蚊症容易形成與惡化。一旦此人為高度近視患者(指近視600度以上者),容易有視網膜退化或破洞,這些大量液化的水分會由視網膜破洞到視網膜後方去,使視網膜剝離。
洪啟庭說該動物實驗結果是否能直接套用在人類身上,機轉尚待深入研究,不過他仍提醒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或已有飛蚊症者,對空污更須提高警覺,當空污嚴重時減少外出,非外出不可,要戴上與臉部密合的護目鏡。如果出現莫名閃光或是飛蚊(視線中的黑霧煙狀或是黑點)範圍擴大時,就要特別留意並且就醫檢查,由眼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視網膜退化或裂孔,以避免後續之視網膜剝離產生而失明。
中時電子報
|
|